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6 篇 私讳
  • 26 篇 家讳
  • 6 篇 父名
  • 5 篇 君讳
  • 4 篇 封建制社会
  • 4 篇 避讳制度
  • 4 篇 封建社会
  • 3 篇 统治者
  • 3 篇 名字
  • 3 篇 临文不讳
  • 2 篇 偏讳
  • 2 篇 官讳
  • 2 篇 杨上善
  • 2 篇 桓玄
  • 2 篇 国讳
  • 2 篇 避名讳
  • 2 篇 忌讳
  • 1 篇 《华氏中藏经》
  • 1 篇 偏傍
  • 1 篇 用字

机构

  • 2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广东汕头大学
  • 1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贵州社会科学院
  • 1 篇 民进中央
  • 1 篇 辽宁大学
  • 1 篇 长春中医学院
  • 1 篇 安阳师范学院
  • 1 篇 贵州省务川县黄都...
  • 1 篇 上海师大
  • 1 篇 贵州教育学院

作者

  • 2 篇 朱瑞熙
  • 2 篇 郭迎春
  • 1 篇 曹松林
  • 1 篇 汪朗
  • 1 篇 吴捍列
  • 1 篇 逸山
  • 1 篇 杨光
  • 1 篇 杨秋泽
  • 1 篇 崔莉萍
  • 1 篇 崔仲平
  • 1 篇 王建
  • 1 篇 陈汝明
  • 1 篇 李晶
  • 1 篇 季必平
  • 1 篇 刘恭懋
  • 1 篇 暴希明
  • 1 篇 章惠康
  • 1 篇 秦慰俭
  • 1 篇 楚庄
  • 1 篇 陈瑞鹏

语言

  • 2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私讳"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私讳花样
收藏 引用
财经 2006年 第10期 116-116页
作者: 汪朗
中国过去的避,可分国私讳两类。国,指在位老大及其老子和老子的老子的名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人必须离得远远的,口不能言,笔不能书,否则严惩不贷。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趣味语文》指瑕
收藏 引用
编辑学刊 2003年 第1期 79-80页
作者: 杨光
师为公先生的《趣味语文》(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本好书,具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令人爱不释手。然书中也有不少纰缪,今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谨向师为公先生请教。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代的避制度及其影响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1993年 第2期 108-111页
作者: 楚庄 民进中央 副主席
,就是臣民子孙在使用文字时不得写、说当代帝王(甚至后妃)和尊长的名字(甚至同音字),必须要用改字等办法来避忌。避,是利用汉字的特点来强化臣民子女对君父的人格依附,始于周,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赵宋,继之于明清,辛亥革命后...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凤毛”与避家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 2006年 第12期 50-51页
作者: 陈圣宇 南京大学中文系
说起'凤毛',人们常会联想起'凤毛麟角'这一成语--凤凰之毛和麒麟之角,比喻珍贵而稀罕的人或者物品.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我国古代文书避制度研究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 2009年 第13期 72-73页
作者: 李晶 辽宁大学
'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有现象。查阅古字典','在《说文解字》里释为'忌也,从言韦声'。'避',顾名思义,就是避开忌。一、古代文书避的种类和方法1.避的种类。(1)避国,主要指避本朝当代皇帝的名及所有对统治者不敬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古代避习俗的演进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年 第12期 140-141页
作者: 暴希明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它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出于对国君和父祖的尊敬或畏忌,不敢或不愿直呼其名,凡遇到和其名相同之字,都看做是忌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略说
收藏 引用
城市学刊 1985年 第2期 51-56页
作者: 章惠康
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它是中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的产物。辛亥革命前,人们对于皇帝及其祖、父、后妃等和自己家庭的祖先及尊长的名字,在说话或书写时,都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示不敢、不能、不愿直接说出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我国历史上的避
收藏 引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 第3期 83-90页
作者: 秦慰俭
《礼记·曲礼上》说:“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郑氏注:“,辟也”。即忌或回避的意思。“入门而问”,即是拜访的客人为尊敬主人,事先应了解主人已死祖、父的名字,在谈话中注意回避,这是一种礼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古代忌
收藏 引用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 第2期 56-60+53页
作者: 刘恭懋 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与封建专制主义刍论
收藏 引用
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 第2期 71-77页
作者: 曹松林
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特产。由于各朝避的不同,对于避的研究,成了校勘古籍、鉴定版本年代和辨别古籍真伪的手段之一。它已成了一种专门学问——避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宋、清许多学者的著作中。现代学者陈垣先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