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避讳
出 版 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1984年第3期
页 面:83-90页
摘 要:《礼记·曲礼上》说:“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郑氏注:“讳,辟也。即忌讳或回避的意思。“入门而问讳,即是拜访的客人为尊敬主人,事先应了解主人已死祖、父的名字,在谈话中注意回避,这是一种礼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一般臣民为表示对于帝王将相或尊长以至他们的祖、父的尊敬,都不得直称他们的名字,必须用种种方式加以回避,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避讳。这种避讳,开始是出于敬鬼神,只限于对死者,“生者不相避名,后来扩大为对生人;开始只是一种社会习尚,后来著为律文,违者则受到社会谴责或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