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法学
    • 6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2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临床医学

主题

  • 20 篇 杨朱篇
  • 6 篇 列子
  • 3 篇 人生观
  • 3 篇 墨子
  • 2 篇 庄子
  • 2 篇 中国古代
  • 2 篇 享乐主义
  • 2 篇 世界观
  • 2 篇 伦理思想
  • 2 篇 人生哲学
  • 2 篇 墨翟
  • 2 篇 快乐论
  • 1 篇 无欲
  • 1 篇 东夷
  • 1 篇 思维形式
  • 1 篇 古帝
  • 1 篇 儒家伦理文化
  • 1 篇 传统文化精神
  • 1 篇 理论体系
  • 1 篇 人生价值观念

机构

  • 2 篇 黑龙江大学
  • 1 篇 上海医学院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天津社会科学院
  • 1 篇 江苏省丹阳市职教...
  • 1 篇 思想文化研究所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
  • 1 篇 贵州教育学院
  • 1 篇 浙江财经大学
  • 1 篇 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

  • 3 篇 柴文华
  • 1 篇 丁大同
  • 1 篇 郑晓江
  • 1 篇 王强模
  • 1 篇 狄马
  • 1 篇 巫宝三
  • 1 篇 汪维城
  • 1 篇 刘隆有
  • 1 篇 李知恕
  • 1 篇 徐嘉
  • 1 篇 邢雁欣
  • 1 篇 吴叶平
  • 1 篇 王炳钧
  • 1 篇 吴兆路
  • 1 篇 朱家龙
  • 1 篇 王光明
  • 1 篇 路兆丰
  • 1 篇 钱逊

语言

  • 2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杨朱篇"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杨朱篇
收藏 引用
德语人文研究 1995年 第1期 35-36页
作者: 王炳钧
杨朱篇(节译)杨朱说:“伯夷并非没有欲望,但清高过分了,以至於饿死山中。展禽并非缺乏感情,但坚贞过分了,以至放寡子少孙。清高和坚贞的失误竟是如此之大啊!”杨朱说:“原宪在鲁国挨饿受冻,子贡在卫国经商发财。原宪的贫寒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列子·杨朱篇》伦理思想臆评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1990年 第6期 66-70页
作者: 柴文华 黑龙江大学
东晋人的《列子·杨朱篇》,建构了我国思想史上绝无仅有的以感性享乐为主旨的人生哲学系统,直接与正统的人生哲学发生了冲突,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检讨。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对《列子·杨朱篇》的人生哲学,尤其伦理思想作出公正的评判。...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杨朱篇》的道德虚无主义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2期23卷 20-26,146页
作者: 邢雁欣 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列子·杨朱篇》在反名教倡自然的魏晋玄学思潮中系统地提出了一种道德虚无主义。《杨朱篇》在名义上所反对或否定的是儒家的纲常名教,但其实质可以看作是对一般人类道德的普遍否定。《杨朱篇》提出实名贫而伪名富,即追求实利为真正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列子·杨朱篇》人生哲学探徽
收藏 引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 第3期 14-18页
作者: 郑晓江
《列予》一书原题周列御寇所著,但经过诸多学者考证,认为足晋人伪作,则《列予·杨朱篇》亦出自后人之人是毫无疑问的。其中的思想与先秦的杨朱似有相当联系,但多为晋人玄谈与放荡恣纵的理论表现。可是,《杨朱篇》确乎构成了一种独特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古代异端人论概说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89年 第6期16卷 1-6页
作者: 柴文华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性灵文学思想探源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1993年 第12期 64-70页
作者: 吴兆路
强调文学抒写性灵,重视作家表现个性,这是明清浪漫文学思潮的显著特点。说到此时独抒性灵如火如荼局面的形成,人们自然会想到李贽、公安派,想到袁枚、赵翼等。诚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或批评史上真正确立最活跃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审美理论形...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利己主义思想
收藏 引用
求是学刊 1992年 第6期19卷 36-39页
作者: 柴文华 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在中国灿烂多姿的伦理文化中,群体主义象一片汪洋大海,个人主义不过是波浪里偶尔露头的几块礁石。它以全裸的吝啬、庄重的自私吸引着一代代人惊奇的目光。 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本位。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享受概念的古典分析及其现代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1993年 第6期 71-75页
作者: 丁大同 天津社会科学院
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享受作为一个人的本体论的问题,具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不容我们再忽视它,同样,也不能再象过去那样简单地把享受直接等同于享乐,或把享乐混同于享受。应当看到,享受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是与现代人的创造活动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传统人生价值学说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1期 13-22页
作者: 钱逊 思想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这个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思考讨论的问题。虽然人生价值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但关于这个问题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却是很丰富的,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精...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内得”与“外得”析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1993年 第4期 28-31页
作者: 朱家龙
在中国古代,伦理和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在古人的心目中,伦理是指人伦关系的次序、条理和道理,它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的天地宇宙法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体现。它以人伦关系为对象,表现处于一定人伦关系中双方互为主客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