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5 篇 期刊文献
  • 66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2 篇 哲学
    • 311 篇 哲学
  • 13 篇 文学
    • 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9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8 篇 法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2 篇 社会学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主题

  • 363 篇 工夫论
  • 47 篇 本体论
  • 27 篇 朱熹
  • 27 篇 王阳明
  • 26 篇 心性论
  • 23 篇 朱子
  • 13 篇 张载
  • 11 篇 境界论
  • 11 篇 人性论
  • 9 篇 儒家
  • 9 篇 诚意
  • 9 篇 胡宏
  • 8 篇 孟子
  • 8 篇 宋明理学
  • 8 篇 二程
  • 8 篇 心学
  • 7 篇 心性
  • 7 篇 王船山
  • 7 篇 儒学
  • 7 篇 牟宗三

机构

  • 11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湖南大学
  • 10 篇 山东大学
  • 9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8 篇 复旦大学
  • 8 篇 江西师范大学
  • 8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8 篇 武汉大学
  • 7 篇 南京大学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黑龙江大学
  • 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6 篇 河北大学
  • 6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6 篇 五邑大学
  • 6 篇 郑州大学
  • 6 篇 贵州大学
  • 6 篇 湘潭大学
  • 5 篇 广西财经学院
  • 5 篇 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8 篇 朱汉民
  • 6 篇 杜保瑞
  • 6 篇 蒋伟胜
  • 6 篇 康宇
  • 5 篇 陈林
  • 4 篇 肖永明
  • 4 篇 许家星
  • 4 篇 刘红卫
  • 3 篇 邱维平
  • 3 篇 谷继明
  • 3 篇 刘兴邦
  • 3 篇 张瑞涛
  • 3 篇 汪俐
  • 3 篇 魏涛
  • 3 篇 陈振文
  • 3 篇 赖锡三
  • 3 篇 林乐昌
  • 3 篇 朱光磊
  • 3 篇 王正
  • 3 篇 聂威

语言

  • 36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工夫论"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唐君毅对朱陆工夫论异同之疏解及其误识
收藏 引用
周易研究 2014年 第3期 83-96页
作者: 杜保瑞 台湾大学哲学系 台湾台北10617
对于朱熹、陆九渊工夫论之差异,唐君毅主张象山谈立本心,自信即得,而朱熹却为对治气禀物欲之杂而有涵养、致知、察识的三义工夫的架构,其背景则有一宇宙、心性工夫论的结构关系。唐氏认为,如依朱熹之心性及所发之工夫论而言,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苏轼、二程与宋代心性工夫论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2期64卷 168-177页
作者: 郑泽绵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中国香港
禅宗的“求索悖”是二程与苏轼都面对的问题意识之一。禅宗为了规避“求索悖”而诉诸“无事”。在北宋禅宗批评“无事禅”的同时,二程与苏轼既警惕“无事”,又规避“求索”,在其间寻找中道。苏轼与程颐同时提出了“有主”的工夫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宋明理学工夫论的建构与展开——以对《孟子》“集义”的诠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22年 第6期 69-75页
作者: 肖永明 谢川岭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集义”这一概念自经孟子提出后,便吸引了后世学者的注意。汉以降至宋初,“集义”只是描述义与气共同生起的状态。但在宋明理学思潮兴起之后,“集义”被解释为“积义”或“积善”,转化为一项重要的修养工夫。围绕着集义的阐发,宋明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工夫工夫论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33卷 12-17页
作者: 朱汉民 汪俐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工夫"一词原是汉语中的一个普通语汇,魏晋时经由佛教、道教的使用和推广,开始具有一定的义理特性。宋以后的儒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理化、系统化的义理阐述,彻底实现了"工夫"概念的义理化。经过宋明理学家精巧的理建构之后,"工夫...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致良知”工夫论的新视角--王阳明的“立志说”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2年 第10期 58-62页
作者: 盛珂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089
王阳明多次谈到“立志”说,立志在阳明工夫论中实处于一特殊的地位。它不单单意味着确立“必为圣人之志”的抉择,同时也是切实的践履工夫。其特殊意义在于,“立志”实现了学者在为学践履过程中的一种视角的转换,令学者每一具体的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1期42卷 12-15页
作者: 朱汉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长沙410082
朱熹《四书》学其实就是一套完整的关于“修己治人”的儒家工夫论。从《四书》的文本意义及朱熹对《四书》的诠释来看,朱熹的《四书》学坚持了圣门第一义的实践精神,将儒学建构成如何成就内圣外王的儒家工夫论体系。由此可以认为,朱熹...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代心学工夫论与周敦颐的“主静”思想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40卷 136-140页
作者: 田智 周建刚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410083 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湖南永州425199
周敦颐作为"道学宗主",其思想对理学各派皆有深远的影响。就明代心学关心的主题而言,显然有偏重于工夫论的一面,即如何通过合理的修养技术,使平凡的个体"优入圣域"。周敦颐的"主静"思想对明代心学的工夫论起到了先导作用。从王阳明开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己丑之悟”新考:张栻晚期工夫论
收藏 引用
求索 2006年 第4期 211-213页
作者: 王丽梅 南京大学历史系
张栻的工夫论是一个完整的、前后相续的动态系统。在思想及生命的成长历程中,他不断地“省过矫偏”,从而对前说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提出察识与涵养相须并进的思想。这标志着张栻工夫论思想的成熟与确立。“己丑之悟”,是朱熹思想转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学》《庸》工夫论概观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1期33卷 56-64页
作者: 龚建平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儒学的根本在工夫。《学》《庸》工夫论从主张修身之必要到一切人皆以修身为本的变化,说明工夫既是道德也是政治伦理的内容。诚之既包括主体对善的自觉,也包括明善之后诚身的实践;诚意虽内在地包含着慎独和毋自欺,但它还不仅包括传统儒...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王阳明思想中的“独知”概念——兼王阳明与朱子工夫论之异同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5期56卷 79-92页
作者: 陈立胜 中山大学哲学系
"独知"成为一个修身学的概念,始于朱子慎独说。朱子讲"独知",其旨趣一直扣紧在"意"之实与不实、诚与伪这一"善恶关"之省察上面。阳明进一步视"独知"为"吾心良知处","独知"成了"良知"之别名,成为一重要的哲学术语,而"独知"之范围(外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