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8 篇 期刊文献
  • 7 篇 学位论文
  • 2 篇 会议
  • 1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 3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6 篇 历史学
    • 107 篇 中国史
    • 21 篇 考古学
    • 14 篇 世界史
  • 77 篇 文学
    • 69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新闻传播学
  • 51 篇 管理学
    • 4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44 篇 哲学
    • 44 篇 哲学
  • 18 篇 法学
    • 11 篇 社会学
    • 3 篇 民族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2 篇 教育学
    • 12 篇 教育学
  • 7 篇 理学
    • 6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天文学
  • 6 篇 艺术学
    • 4 篇 美术学
    • 2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5 篇 工学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主题

  • 308 篇 刘歆
  • 93 篇 刘向
  • 42 篇 《七略》
  • 27 篇 王莽
  • 25 篇 目录学
  • 24 篇 古学鼻祖
  • 17 篇 班固
  • 17 篇 《左传》
  • 13 篇 古文经学
  • 12 篇 《别录》
  • 12 篇 《汉书·艺文志》
  • 11 篇 今文经学
  • 9 篇 《西京杂记》
  • 9 篇 《春秋》
  • 9 篇 七略
  • 9 篇 《汉书》
  • 9 篇 度量衡
  • 8 篇 司马迁
  • 7 篇 左传
  • 7 篇 经学

机构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河南大学
  • 6 篇 山东大学
  • 5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4 篇 西北师范大学
  • 4 篇 南京大学
  • 4 篇 黑龙江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4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4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3 篇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
  • 3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3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3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澳门大学

作者

  • 5 篇 汪春泓
  • 5 篇 程苏东
  • 4 篇 任蜜林
  • 4 篇 杨新宾
  • 4 篇 邓骏捷
  • 4 篇 陈丽平
  • 4 篇 汪高鑫
  • 4 篇 黄开国
  • 3 篇 徐仁甫
  • 3 篇 陈隆予
  • 3 篇 傅荣贤
  • 3 篇 丁宏武
  • 3 篇 黄觉弘
  • 3 篇 葛志毅
  • 3 篇 吴全兰
  • 3 篇 戴念祖
  • 3 篇 尹海江
  • 2 篇 王锦贵
  • 2 篇 魏义霞
  • 2 篇 唐继凯

语言

  • 30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劉歆"
30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劉歆《洪範》五行説考論
传统文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传统文化研究 2023年 第1期 72-97页
作者: 程蘇東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劉歆《洪範五行傳論》以其所據别本爲基礎,從多個角度論證其所據本的可靠性,與劉向《洪範五行傳論》系統重構儒學灾異論體系的闡釋意圖差異明顯。在對《春秋》灾異的説解中,劉歆表現出節制、闕疑的風格,與劉向《傳論》鮮明的現實政治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論劉向、劉歆和《漢書》之關係
收藏 引用
岭南学报 2015年 第1期 303-335页
作者: 汪春泓 嶺南大學
本文认爲,讀《漢書》,當以《楚元王傳》爲綱,並且以《五行志》等爲輔佐,來觀其書之結構和用心,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今本《漢書》有兩個關注點,除了朝政之外,還有楚元王一系之遭際。劉向活躍於宣、元、成帝三朝政壇,他與他的父親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諸子學派的成立及劉向劉歆的考鏡源流
中国古典学
收藏 引用
中国古典学 2022年 第1期 105-116页
作者: 傅剛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先秦諸子在戰國時已經劃分了學派,雖當時尚未明確以某家之號冠之,但是儒、道、名、法各家代表人物都已確定,各派學説大致形成。至漢初,司馬談已能明確列出六家,《淮南子·要略》縱論各家之學及其産生原因,對諸子學説的瞭解更爲深...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谶纬与古文经学关系之再检讨——以刘歆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9年 第7期 86-95页
作者: 任蜜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从思想内容来看,谶纬与今文经学关系更为密切,而其与古文经学的关系则给人以相互敌对的印象。其实,谶纬与古文经学的关系非常复杂。在东汉之前,古文经师对于谶纬基本上持赞同态度,在思想上还影响了谶纬,如刘歆的很多思想在谶纬中都有体...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歆的春秋学思想新探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 第3期 73-80页
作者: 任蜜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对于刘歆的春秋学,向来认为其是左氏学,并且把其与公羊学、穀梁学对立起来。从现有材料来看,刘歆的春秋学虽然以左氏学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其排斥公羊学和穀梁学,因为可以发现其有引用《公羊传》《穀梁传》的情况。刘歆之所以推崇《左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远览《太史公书》,近用刘歆《七略》——史志目录产生背景钩沉
收藏 引用
情报资料工作 2010年 第5期31卷 20-27页
作者: 王锦贵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100871
文章在文献目录学理论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个迥然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新理念。认为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规模空前的隐性书目文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参考司马迁《史记》和利用刘歆《七略》的产物,班固参考《史记》而闭口不谈,乃是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新禅代中的刘歆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03年 第7期 20-25页
作者: 刘敏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天津300071
刘歆为西汉王朝宗室 ,又为王莽新朝功臣 ,是学术造诣高深的经学家 ,又是将儒家理想制度付诸实践的改革家。汉新之际名儒贤达党附王莽者甚众 ,刘歆不幸被过多地关注和指责 ,应与此多重身份有关。其与父刘向在政治上非真正对立 ,二人的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向、刘歆的灾异论
收藏 引用
中国史研究 2014年 第4期 71-97页
作者: 陈侃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西汉中后期,说灾异者蜂起,灾异论的影响不断扩大,同时也出现了偏离儒家之"道"的倾向。刘向、刘歆父子先后集成此前的灾异事件和灾异论说,完成了灾异论儒学传统的建构。刘向借助灾异论与外戚和宦官势力斗争,力图实现儒家政治理想,挽救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歆五德终始说与班固史学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18年 第6期38卷 65-72页
作者: 汪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刘歆创立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用以解说王朝更替与新朝的合法性。其五德相生说以木德伏羲作为"百王先",由此构建了一套帝王系统;以伏羲为"百王祖",大力宣扬了古文经学"圣王同祖"的思想;以火德汉朝上继木德周朝,视秦朝为闰朝,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刘向、刘歆父子的五行灾异说和新德运观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 第6期42卷 107-112页
作者: 丁四新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国学院
刘向所传《洪范五行传》虽然与夏侯始昌所传之文字相同,但他可能按照五行相生之序对传文次序作了调整;刘歆更进一步,对传文作了多方面的改变:一者,他对《五行传》作了结构性的划分,并分别称名之;二者,他有意改作传文,有许多地方确实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