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法学
    • 4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文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主题

  • 19 篇 先秦人
  • 2 篇 《诗经》
  • 2 篇 四海之内
  • 2 篇 儒家思想
  • 2 篇 先秦汉语
  • 1 篇 魏世家
  • 1 篇 金错刀
  • 1 篇 阿特兰提斯
  • 1 篇 先秦时期
  • 1 篇 人称代词
  • 1 篇 半坡遗址
  • 1 篇 策士
  • 1 篇 儿子
  • 1 篇 《尚书》
  • 1 篇 文体观念
  • 1 篇 人面鸟
  • 1 篇 高中语文教材
  • 1 篇 仰韶时期
  • 1 篇 饮食生活
  • 1 篇 江海之士

机构

  • 1 篇 河北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河北金融学院
  • 1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1 篇 江西宜春学院
  • 1 篇 淮阴师专
  • 1 篇 六安市文物管理局
  • 1 篇 淮北师范大学
  • 1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郑州大学
  • 1 篇 陕西省宝鸡市考古...

作者

  • 2 篇 夏先培
  • 1 篇 杨建华
  • 1 篇 陈鹏
  • 1 篇 李建国
  • 1 篇 刘广锋
  • 1 篇 萧兵
  • 1 篇 陈鹏程
  • 1 篇 赵山奎
  • 1 篇 马兰兰
  • 1 篇 徐鑫鑫
  • 1 篇 吕华亮
  • 1 篇 田佳鹭
  • 1 篇 刘春
  • 1 篇 张小忠
  • 1 篇 李冠兰
  • 1 篇 耿发新
  • 1 篇 宛霞
  • 1 篇 黄敏
  • 1 篇 李烨
  • 1 篇 刘军社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先秦人"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先秦人”的饮食生活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 1994年 第1期 210-213页
作者: 刘军社 陕西省宝鸡市考古工作队
先秦人”的饮食生活陕西省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刘军社吃、穿、住、用等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而饮食所需生活资料的取得,又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以至被摩尔根称之为人类的生存技术,“人类能不能征服地球,完全...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人论述评
收藏 引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3年 第4期24卷 45-47页
作者: 李建国
古往今来,世界上有关人的定义,可以称得上纷纭繁富、五花八门,真可谓做人难,认识人更难。人似乎一直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斯芬克斯之迷。不同时期的不同的人们对此曾作出过不同的回答。由这些“形而上”思考构成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人怎样做思想工作
收藏 引用
学理论 2000年 第9期 38-39页
作者: 耿发新 宛霞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高峰时期,诸子百家,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奔走游说。春秋战国又是个诸侯争霸,中原逐鹿、弱肉强食的时期,特殊的历史时期为谋臣策士提供了锥处囊中的用武之地,这些人或为富国强兵,或为趋吉避凶,甚...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
收藏 引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 第1期10卷 134-137页
作者: 夏先培
人称代词作为社会交际中的常用语词,与说话者、听话者及谈话涉及者各自的身份、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与说话者的态度、口气等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到人称代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使用上,就形成了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本文拟对先秦汉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避复用法与先秦人称代词的繁复现象
收藏 引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 第3期12卷 102-104页
作者: 夏先培
先秦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可归结为六条,为避复而换用不同的代词是其中之一。它不能使人称代词产生新的形式,而只能使已有的不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并存。在格位限制渐趋消失,方言区别逐步缩小以后,这一因素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但与此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尚书》论先秦人的时间意识
收藏 引用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23卷 20-24页
作者: 尤炜 赵山奎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100037 南京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24
从《尚书》中的时间标度可以看出先秦人的时间意识是具体的 ,与天时物候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其中充满了“本源时间”的“时机”感 ,保持着天人之间的张力与和谐。同时 ,《尚书》的历史叙述中存在着循环和永恒的两个时间维度 ,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高中语文教材注释商榷——兼议先秦人名注释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 第5X期 40-41页
作者: 李烨 田佳鹭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对"梁惠王"的注释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瑩。"说魏惠王姓"魏",这是不对的。《史记·魏世家》记载:"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而周为"姬"姓,可知魏惠王的祖先高本...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人怎样看“诗三百”
收藏 引用
作家 2008年 第20期 131-131页
作者: 蒋意春 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诗"在西周时代是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秦人对"诗三百"的看法大致有五:一曰娱乐,二曰祭祀,三曰观民风,四曰诗言志,五曰诗教。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格物致知”论
收藏 引用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2期6卷 63-68页
作者: 杨建华
先秦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发祥之源,在这片汪洋浩荡的源头中,潋滟折射着当时人们对世界意义、社会秩序、生存方式等睿智的见识。这些见识经过不断地汇合、凝聚、升华,最后形成了一种二元交合型的文化精神①。这一文化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先秦思想家与大海想象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 第1期 44-46页
作者: 刘广锋 徐鑫鑫 郑州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这使得大海往往未得到客观描述,而是被付之想象,在先秦人的描述中表现出浓厚的超验色彩。分析先秦主要思想家对大海的论述可以发现,基于农业文明的独特文化心理是造成大海成为中国文化的"他者"的原因所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