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法学
    • 6 篇 政治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7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13 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
  • 3 篇 遇难同胞
  • 2 篇 国家利益
  • 2 篇 德国视角
  • 2 篇 南京市
  • 2 篇 英美视角
  • 2 篇 江苏
  • 2 篇 “南京大屠杀”
  • 1 篇 幸存者
  • 1 篇 艰难性
  • 1 篇 1938年
  • 1 篇 南京市政
  • 1 篇 日本社会
  • 1 篇 东史郎诉讼案
  • 1 篇 右翼势力
  • 1 篇 纪念馆
  • 1 篇 东京地方法院
  • 1 篇 历史学家
  • 1 篇 回译
  • 1 篇 原始文件

机构

  • 2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 篇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 1 篇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南京市司法局

作者

  • 2 篇 张生
  • 2 篇 卢岚
  • 1 篇 何翔
  • 1 篇 吴广义
  • 1 篇 李艳茹
  • 1 篇 秋江
  • 1 篇 孙宅巍
  • 1 篇 高兴祖
  • 1 篇 朱平
  • 1 篇 陈平
  • 1 篇 王星旅
  • 1 篇 殷学成
  • 1 篇 程树卿
  • 1 篇 魏小题

语言

  • 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年 第1期44卷 79-94页
作者: 张生 南京大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 南京210093
所谓“德国视角”,是指以外交人员为主体的德国人群体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观察、记述和分析。其中,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办事处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南京国际安全区官员拉贝、克勒格尔、施佩林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史 2007年 第5期 79-94页
作者: 张生
所谓“德国视角”,是指以外交人员为主体的德国人群体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观察、记述和分析。其中,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办事处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南京国际安全区官员拉贝、克勒格尔、施...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
文化创伤与国家记忆视角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主题美术创作
收藏 引用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 第4期38卷 97-103页
作者: 朱平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江苏南京21001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的叙事建构中,美术作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屠杀主题美术作品以多种不同的叙事方式,通过定格化和意象化的视觉图像再现及评价历史,体现艺术家对历史的体验和认知。它们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书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金陵大学的暴行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7年 第4期34卷 89-94页
作者: 高兴祖 南京大学历史系 南京210093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期间,金陵大学是留在南京的国际友人设立的最大的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最多时达3万人。日军在金大范围内的暴行令人发指,校内美德人士的住宅也不能幸免,外国国旗、领事馆布告,甚至日本大使馆布告,都不足...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南京大屠杀南京人口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 1990年 第3期 75-80页
作者: 孙宅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有30万以上的同胞遇难。“30万”,这一数字,不仅被郑重记录在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判决书中,而且已经被赫然镌刻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墙壁上。它已成为世界人民用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收藏 引用
瞭望 1995年 第32期 20-21页
作者: 殷学成
从1985年8月15日起,六朝古都南京,又增添了一座世人瞩目的纪念性建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它把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永远镌刻在中华大地上,激发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撞击着许许多多外国朋...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涉华史料英汉翻译中的回译技巧应用研究
涉华史料英汉翻译中的回译技巧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李艳茹 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南京大屠杀的发生据今已有整整八十周年的历史了,但是长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始终不肯承认该段历史,否认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因此,我们必须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发生、不容置疑的。在这些证据中,一些原始史料,如幸存...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江苏大事(1997.9~12)
收藏 引用
江苏地方志 1998年 第1期 62-63页
作者: 卢岚
9月 4日 尘封德国60年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铁证《拉贝日记》在南京首发。这本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了400多起日军暴行,保存了60多份历史文件和近百幅历史照片。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江苏大事(1997.6~8)
收藏 引用
江苏地方志 1997年 第4期 66-67页
作者: 卢岚
6月 4日 我省公布1996年全省环境状况信息;大气质量有所改善、城市噪声污染减轻、水污染加重。 10日 为了祝贺香港回归。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东史郎诉讼案”看日本社会反省侵略历史的艰难性(下)
收藏 引用
人民论坛 1999年 第9期 44-45页
作者: 吴广义
二审判决前后,东史郎又收到了许多支持他的信件。 原日本防卫厅官房长官竹冈胜美在给东史郎的信中写道:“鄙人是发誓忠实于战后宪法体制的人。我在小、中学时代,经常从参加第二十联队出征的老兵们那里听到,他们在南京将俘虏斩首拍照,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