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4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8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 篇 历史学
    • 44 篇 中国史
    • 22 篇 世界史
    • 5 篇 考古学
  • 20 篇 文学
    • 1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政治学
  • 4 篇 理学
    • 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86 篇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52 篇 郭沫若
  • 8 篇 马克思主义
  • 5 篇 甲骨文字
  • 5 篇 吕振羽
  • 5 篇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
  • 4 篇 古史研究
  • 4 篇 郭沫若研究
  • 4 篇 甲骨学
  • 4 篇 蒋介石
  • 4 篇 奴隶社会
  • 4 篇 史学研究
  • 4 篇 中国古代史
  • 4 篇 王国维
  • 3 篇 日本
  • 3 篇 古文字学家
  • 3 篇 考古学
  • 3 篇 《说文》
  • 3 篇 唯物史观
  • 3 篇 疑古派

机构

  • 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 篇 乐山师范学院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
  • 2 篇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
  • 2 篇 兰州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苏州大学
  • 2 篇 人民出版社
  • 2 篇 淮北师范大学
  • 2 篇 中山大学
  • 2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1 篇 河北师范大学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昆明冶金专科学校...
  • 1 篇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 1 篇 成都出版社
  • 1 篇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
  • 1 篇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1 篇 武夷学院

作者

  • 4 篇 何刚
  • 3 篇 李勇
  • 2 篇 王舒琳
  • 2 篇 张越
  • 2 篇 周书灿
  • 1 篇 潘世圣
  • 1 篇 熊权
  • 1 篇 金家诗
  • 1 篇 周自强
  • 1 篇 陈其泰
  • 1 篇 石云
  • 1 篇 王戎笙
  • 1 篇 赵心杨
  • 1 篇 陈光
  • 1 篇 赵畅
  • 1 篇 张丽
  • 1 篇 蔡宗隽
  • 1 篇 杜蒸民
  • 1 篇 赵艺真
  • 1 篇 沈颂金

语言

  • 8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问世前后的学术史考察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 2022年 第5期5卷 123-138页
作者: 张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郭沫若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在古代思想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为他日后撰写《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从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到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从研究古代社会变革和精神生产到概括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从检讨古典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郭沫若国民生存论史学思想初探——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史学月刊 2023年 第10期 130-136页
作者: 谢想云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635000
郭沫若于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在整个中国史学发展史尤其是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学界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研究成果很多,评价也非常高。白寿彝认为,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郭沫若与日本汉学界之学术关联考述——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5期24卷 201-208页
作者: 王舒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旅日生涯对郭沫若融入国际汉学潮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在日本开启上古史研究,除依靠由经入史的中国传统治学方法,还利用在日之便利获取近代考古学的新材料和新方法,吸收日本汉学家林泰辅、小川琢治等人的研究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例示研究古史的一条大道”——再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共党史研究 2017年 第5期 93-100页
作者: 张越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北京100875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郭沫若在梁启超提出"新史学"之后探讨近代中国史学发展途径并批判了"整理国故"后的创新之作,具有"例示研究古史的一条大道"的重要意义。该书通过甲骨文、金文及古典文献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以及通过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社会史论战背景下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辩难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 第2期22卷 76-86,124页
作者: 周书灿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苏州215123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期间,学术界从理论方法的运用、材料的鉴别审查、逻辑结构到论据论点等多方面对郭沫若先生《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进行了学术史上罕见的质疑与批判。郭氏自觉接受着来自不同学派的种种质疑与批判,并不断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及版本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 2010年 第2期 39-43页
作者: 蔡震 北京郭沫若纪念馆 北京100009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郭沫若学术著作中版本变化较为繁复的一本书,至今对于该书的写作、出版及版本情况尚存有疏漏错记或未辨明之处,亦有一些未曾理清,甚至没有被注意到的问题。本文就此做一梳理,对存在的问题逐一予以考订。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重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立足于本世纪20年代思想文化的考察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1992年 第6期 70-77页
作者: 谢保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本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两项重大变化,造就出几个颇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本文指出,在当时思想观念更新的变革中,郭沫若始终取中西文化“合璧”的态度,因而最先看到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已成为“中国思想界主流”的发展趋势;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在《诗经》学史上的意义
收藏 引用
齐鲁学刊 2004年 第4期 5-8页
作者: 赵沛霖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 天津300191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最早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诗经》研究的学术著作。它以全新的思想观点、解读和阐释的优势以及对多学科研究成果和方法的整合,把《诗经》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充分显示出唯物史观作为学术研究指导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他者叙述与自我“作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经典之路”再析
收藏 引用
郭沫若学刊 2011年 第3期 22-28页
作者: 何刚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四川乐山614000
在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经典化"过程中,以往被忽略的一些主观因素其实起到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这主要包括当时学界主流对其进行的若干中立判断与积极评介、现代史学史叙述关于这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山之作的建构、在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从日本“沫若文库”谈起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1992年 第5期 75-81页
作者: 曾宪通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物报与日本大修馆合作拍制文物录像片《汉字发展史》,笔者忝列学术顾问参与其事,因而有今年6、7月间的扶桑之行。记得十四年前郭老逝世的时候,容希白师曾命我整理郭老流亡日本期间写给他的数十封论学书信,辑成《郭沫若书简——致...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