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7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71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4 篇 法学
    • 15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9 篇 政治学
    • 18 篇 社会学
    • 15 篇 法学
    • 4 篇 民族学
    • 3 篇 公安学
  • 194 篇 哲学
    • 192 篇 哲学
  • 123 篇 管理学
    • 76 篇 公共管理
    • 32 篇 工商管理
    • 2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9 篇 教育学
    • 89 篇 教育学
    • 5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75 篇 文学
    • 5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45 篇 经济学
    • 36 篇 应用经济学
    • 13 篇 理论经济学
  • 42 篇 历史学
    • 33 篇 中国史
    • 10 篇 世界史
    • 6 篇 考古学
  • 15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3 篇 美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0 篇 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 篇 工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理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军制学
  • 2 篇 农学

主题

  • 717 篇 “德”
  • 59 篇 “道”
  • 53 篇 德才兼备
  • 45 篇 “才”
  • 44 篇 领导干部
  • 28 篇 以德为先
  • 26 篇 “得”
  • 26 篇 《道德经》
  • 26 篇 《老子》
  • 22 篇 孔子
  • 20 篇 “法”
  • 18 篇 干部
  • 17 篇 “礼”
  • 16 篇 老子
  • 15 篇 党员干部
  • 15 篇 “仁”
  • 15 篇 用人标准
  • 13 篇 职业道德
  • 13 篇 学生
  • 12 篇 儒家

机构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7 篇 武汉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4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4 篇 安徽大学
  • 3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清华大学
  • 3 篇 山东大学
  • 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 篇 南开大学
  • 3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华南师范大学
  • 2 篇 东南大学
  • 2 篇 西安石油大学
  • 2 篇 复旦大学
  • 2 篇 北京贵友大厦有限...

作者

  • 4 篇 刘伟
  • 3 篇 晋利民
  • 3 篇 沈壮海
  • 2 篇 孙旭鹏
  • 2 篇 张杰
  • 2 篇 莫怀学
  • 2 篇 刘军
  • 2 篇 小易
  • 2 篇 魏春艳
  • 2 篇 钱耕森
  • 2 篇 高进锋
  • 2 篇 梁亮
  • 2 篇 叶树勋
  • 2 篇 李培健
  • 2 篇 赵文丹
  • 2 篇 马广斌
  • 2 篇 洪浩
  • 2 篇 何益
  • 2 篇 筑后则
  • 2 篇 王立常

语言

  • 71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德”"
7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德”“才”之间:才女主体性的建构——《天香》论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13年 第6期 117-122页
作者: 陈树萍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复旦大学中文系
在三十余年的写作中,王安忆始终保持着变动的力量,在思想与日常之间寻求着突破的可能,一次次地超越自己,以致成为现时代上海文学的代言人.从"三恋"的锐意性爱到《叔叔的故事》营造精神之塔,再到《长恨歌》反观急遽变换的上海史,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与前近代东亚世界的中国站位
收藏 引用
史学理论研究 2016年 第2期 9-16页
作者: 韩东育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日本各界对孙文神户讲演(1924)的冷漠,昭告了东亚世界“王道”价值的终结。偶有东洋霸权者的道式主张,可究其实也不外是“以行仁者王”的反面——“以力假仁者霸”。这意味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度使“以力服人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育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 第3期24卷 11-20页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范大学道教育研究所 南京210097
的字形与含义在中国文化里经历了一个演化与定型的过程。无心符的字仅指“直视前方行走”之类的行为。有心符的字用于伦理道领域时主要有两种用法:用作名词的原始义指“直心”,然后才拓展出诸如仁、义之类的通用含义;用作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与“治”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 第4期 266-267页
作者: 孙洪波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
自江泽民主席提出实施“以治国”的战略方针以后,深入研究和发掘中国传统的“以治国”理论,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富有现实意义。但要使古代的治思想在中国当代的治国实践中发挥作用,还需要对其进行现代阐释并实现现代转换。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道家思想中的权能经验及思想——以“道”和“德”为参考初步观察
收藏 引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4期29卷 5-12,79页
作者: 唐力权 美国美田大学
是权能的重要表现,是构成及维持人类社会功能的权能模式,道的权能可以说是文明秩序的骨干,"道"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具有整体自反的特性,使自己不断重造再生而为万物生生不息的创化之元或泉源,"道"有超越性及内在性的特质,其内在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经学观念下的汉唐《春秋》学研究
“德”经学观念下的汉唐《春秋》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韩玉凤 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经学,作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是儒家学说及其后世流变的核心载体。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等儒家文献,自然蕴涵有统摄其各自文本而又穿越不同时空的较普遍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理念。而这...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德”“符”之变:当代玉饰的文化学解析
收藏 引用
装饰 2008年 第2期 79-81页
作者: 朱怡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的文化变迁为背景,围绕所谓"""符"之变,对传统玉饰("饰"玉)在文化观念、审美观念发生的转变进行分析,指出当代"饰"玉由传统"首次符"为主导的观念而转变为"""符"并重和首"符"次""观念的原因。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知“道”,成“道”与行“道”——对《郭店楚墓竹简》儒家“德”论的一种解说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07年 第12期 42-47页
作者: 孙熙国 肖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
哲学的使命决不仅仅是认识和把握形上之理(所谓知“道”),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形上之理转化为人的内在之性(所谓成“道”),并在此基础上把掌握于人的形上之理对象化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谓行“道”)。因此,知“道”、成“道”、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让唐太宗“能”
收藏 引用
领导科学 2016年 第19期 49-51页
作者: 宋玉蓉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德”指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我国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体制,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皇帝的“德”就成为确保国家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唐太宗之所以能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和与“道”和的中和审美观
收藏 引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 第5期35卷 55-59页
作者: 殷杰
以“和”为美是我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它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中和”思想的历史的具体化。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中和审美观又有温柔敦厚的“德”和与自然无为的“道”和的不同。“德”和与“道”和的互渗互补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独具民族特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