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前近代东亚世界的中国站位
作者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版 物:《史学理论研究》 (Historiography Bimonthly)
年 卷 期:2016年第2期
页 面:9-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60303[历史学-世界近现代史] 06[历史学] 0603[历史学-世界史]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亚史上的‘落差-稳定’结构与区域走向分析”(15ZDB063)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中国古典 “德” 世界 东亚 前近代 站位 “王道” 西方列强
摘 要:日本各界对孙文神户讲演(1924)的冷漠,昭告了东亚世界“王道价值的终结。偶有东洋霸权者的道德式主张,可究其实也不外是“以德行仁者王的反面——“以力假仁者霸。这意味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曾~度使“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一中国古典的理论装置,变成了弱者的哲学。其超直观的逻辑俨然被表述为:过分强调“德者,一定是因为已无能言“力;而一旦国力强大,侵越他国疆土甚至杀人越货,也就不应该还有什么对错可以计较。但是,这种形成于近现代东西方列强“天择理论下的“弱肉强食逻辑,在古老的东方世界尤其在传统中国,却遇到了鲜明的例外。中国故事中固不乏对宋襄公的揶揄嘲讽,但即便在政治强势、军力强大的汉唐明清,“止戈为武的和平主义规约,也依然展示着中华世界的恒定价值取向。于是,施“德行“义,便不仅不意味着对外“示弱,相反,它还隐性而持续地发挥了区域世界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当时的周边列国中,“慕华向化者所在多有,而迎接中国使臣的“慕华馆和“迎恩门,亦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