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 篇 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11 篇 传播研究史
  • 3 篇 宣传
  • 3 篇 管理研究
  • 3 篇 哥伦比亚学派
  • 2 篇 效果
  • 2 篇 批判学派
  • 2 篇 新闻学
  • 2 篇 本土化
  • 2 篇 知识社会学
  • 2 篇 传播
  • 2 篇 交通
  • 1 篇 思想渊源
  • 1 篇 中层理论
  • 1 篇 传播思想史
  • 1 篇 critical theory
  • 1 篇 传播学创立
  • 1 篇 administrative r...
  • 1 篇 灰色地带
  • 1 篇 学术地位
  • 1 篇 columbia school

机构

  • 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 篇 兰州大学
  • 1 篇 浙江大学

作者

  • 9 篇 刘海龙
  • 1 篇 牛耀红
  • 1 篇 秦艺丹
  • 1 篇 李晓荣
  • 1 篇 邵培仁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传播研究史"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库利在传播研究史上的学术地位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3期23卷 58-62页
作者: 邵培仁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310028
库利是美国社会革新论的三杰之一 ,也是美国传播研究的四位鼻祖之一。他认为 ,传播是人格塑形的建筑材料和生命精神的神奇载体。传播的需要既是原始的和基本的人性特点 ,也是社会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说人类的自然生命在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寻找听众:中国传播研究的需求与使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5期10卷 71-77页
作者: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100872
谁是传播研究的听众?本文以这个知识社会学所讨论的问题为视角,回顾了中国传播学30年来寻求学科正当性的过程。为了让"传播学"在中国立足,作为传播学在中国最早的听众,中国的新闻研究者适应现实需求,试图向不同的对象证明传播学的有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一篇存在争议的传播学奠基文献
收藏 引用
国际新闻界 2009年 第2期 9-14页
作者: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本文以拉斯韦尔的研究传统缺乏传承为切入点,重新解读了拉斯韦尔60年前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提出目前传播学界以拉斯韦尔模式代替拉斯韦尔的传播观念,忽略了拉斯韦尔传播观念中丰富的内涵,建议要在完整的学术语境中理...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层理论与传播学的知识生产:默顿的传播研究及其思想遗产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 2023年 第5期 26-37页
作者: 刘海龙 秦艺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默顿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中层理论是沟通宏大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重要努力,并且成为传播学对自己研究的定位。但是到今天为止,学术界对中层理论的评价并未达成共识。同时社会学理论大师默顿虽然深度介入传播研究,但他既没有提出被广泛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播研究的哥伦比亚学派及其批评者
收藏 引用
国际新闻界 2010年 第4期 29-36页
作者: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本文认为关于传播研究哥伦比亚学派的两个相反的叙述都存在偏颇。本文提出哥伦比亚学派对于效果研究的定义并不狭窄,该学派的大部分人不认为大众传播效果有限,它强调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哥伦比亚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冲突是在研究的运...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孙本文与20世纪初的中国传播研究:一篇被忽略的传播学论文
收藏 引用
国际新闻界 2013年 第12期35卷 142-156页
作者: 刘海龙 李晓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新闻传播研究
孙本文1925年撰写的博士论文《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中国的传播研究者忽略。本文通过分析其内容,认为这篇文章应该被看作中国最早的传播研究之一。结合孙本文的社会思想演变,本文试图回答:社会学家孙本文为何要做传播研...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传播研究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年 第1期21卷 21-36+126页
作者: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一般认为中国大陆的传播研究开始于1978年,但这种说法忽略了20世纪初期社会学和新闻学传统对传播的关注与研究。当时西方的communication被翻译成"交通"而非今天的"传播",后者在彼时则仅指"扩散"。杜威、帕克的访华让中国学者早在20世...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解放灰色地带:对传播思想叙事的反思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38卷 73-80页
作者: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的传播研究由于长期处于学习接收阶段,对于现有的主流传播研究史中的叙事问题一直缺乏反思。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增加,传播学界开始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传播研究史进行批判。从简单的学习阶段,进入到传播思想研究的阶段...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历、书写、偏狭的选择
收藏 引用
现代视听 2014年 第12期 10-15页
作者: 牛耀红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在回溯历的基础上对传播学的创立、哥伦比亚学派历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中发现,哥伦比亚学派成为美国传播学创立标志及美国主流学派的主要原因是历的选择,学者书写的选择,最终也导致了偏狭的选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传播研究的哥伦比亚学派及其批评者
收藏 引用
新闻与传播 2010年 第8期
作者: 刘海龙
本文认为关于传播研究哥伦比亚学派的两个相反的叙述都存在偏颇。本文提出哥伦比亚学派对于效果研究的定义并不狭窄,该学派的大部分人不认为大众传播效果有限,它强调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哥伦比亚学派与批判学派的主要冲突是在研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