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测试了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BPRC)的孔隙特征,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及二者混杂对HBPRC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孔径分布和曲折度的影响,并基于核磁共振T2谱和...
详细信息
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测试了玄武岩-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HBPRC)的孔隙特征,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纤维(BF)和聚丙烯纤维(PF)及二者混杂对HBPRC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孔径分布和曲折度的影响,并基于核磁共振T2谱和孔隙结构分形理论对4个孔径区域的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随着BF的添加,T2谱反映出适量的BF可以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而且有利于减小大孔体积占比;而随着PF含量增加,T2谱面积增加,且混凝土内部孔隙有变大的趋势。掺入BF-PF混杂纤维对混凝土的孔隙特征会产生正协同作用,当BF和PF掺量均为0.05vol%时,协同作用最佳,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提高了3.52%、孔隙率降低了1.47%、曲折度提高了8.20%。凝胶孔体积占比增大了8.76%,大孔体积占比降低了5.30%,孔径分布得到优化。HBPRC的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在过渡孔、毛细孔和大孔区域依次增加,此外,分形维数越大,抗压强度越大。通过微观分析认为,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粘结状态和分布是影响HBPRC孔隙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