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7,702 篇 期刊文献
  • 39,596 篇 报纸
  • 16,788 篇 学位论文
  • 6,216 篇 会议
  • 957 册 图书
  • 17 篇 多媒体

馆藏范围

  • 210,997 篇 电子文献
  • 29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9,773 篇 工学
    • 6,04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453 篇 机械工程
    • 5,068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70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51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056 篇 土木工程
    • 3,974 篇 建筑学
    • 3,846 篇 软件工程
    • 3,558 篇 电气工程
    • 3,27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05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66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9,762 篇 医学
    • 20,396 篇 临床医学
    • 5,463 篇 中西医结合
    • 4,70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75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21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4,689 篇 管理学
    • 12,81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434 篇 公共管理
    • 9,989 篇 工商管理
    • 3,43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9,604 篇 经济学
    • 27,251 篇 应用经济学
    • 3,709 篇 理论经济学
  • 20,526 篇 教育学
    • 17,108 篇 教育学
  • 15,399 篇 法学
    • 6,774 篇 政治学
    • 5,38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937 篇 法学
  • 12,724 篇 农学
    • 2,85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370 篇 理学
  • 8,589 篇 文学
    • 3,673 篇 新闻传播学
    • 3,19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831 篇 艺术学
  • 2,716 篇 历史学
  • 2,562 篇 哲学
  • 877 篇 军事学

主题

  • 1,092 篇 影响因素
  • 1,018 篇 应用
  • 994 篇 中国
  • 802 篇 对策
  • 744 篇 大学生
  • 538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482 篇 问题
  • 480 篇 数值模拟
  • 458 篇 高校
  • 435 篇 预后
  • 430 篇 创新
  • 382 篇 护理
  • 361 篇 疫情防控
  • 345 篇 治疗
  • 343 篇 老年人
  • 341 篇 诊断
  • 340 篇 儿童
  • 322 篇 危险因素
  • 302 篇 生活质量
  • 299 篇 影响

机构

  • 1,293 篇 吉林大学
  • 878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814 篇 天津大学
  • 747 篇 清华大学
  • 702 篇 北京大学
  • 690 篇 郑州大学
  • 649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92 篇 浙江大学
  • 582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65 篇 山东大学
  • 563 篇 同济大学
  • 553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506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485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484 篇 四川大学
  • 459 篇 河北大学
  • 45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4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421 篇 长安大学
  • 412 篇 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655 篇 王楠楠
  • 2,052 篇 王雅楠
  • 2,028 篇 王春楠
  • 2,010 篇 张楠楠
  • 1,766 篇 方彬楠
  • 1,685 篇 王晓楠
  • 1,531 篇 李楠楠
  • 1,518 篇 司建楠
  • 1,509 篇 陆娅楠
  • 1,505 篇 张晓楠
  • 1,464 篇 张雪楠
  • 1,305 篇 李海楠
  • 1,263 篇 刘楠楠
  • 1,141 篇 李晓楠
  • 946 篇 樊娅楠
  • 899 篇 落楠
  • 869 篇 张茉楠
  • 848 篇 李雅楠
  • 834 篇 李霄楠
  • 822 篇 叶晓楠

语言

  • 210,707 篇 中文
  • 536 篇 英文
  • 26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作者=孟慶楠"
2112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言志与风化:早期《诗》教功能的分化与转变——基于出土文献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24年 第11期 50-57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诗》学史上,“《诗》教”的基本含义就是以《诗》作为教育的内容或素材,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而达成对人道德的培养。从春秋至汉代,《诗》教经历了从官学转为私学、再从私学向官学的复归,施教者、受教者以及“《诗》教”所要培养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天道与人性——从早期《诗》学的线索看天道秩序的内在化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19年 第4期 53-59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诗经》所包含的天的观念,构成了后世所面对的重要的思想资源。而《诗》学对这一观念的不断诠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引导了天的含义的演变。沿着《诗》和《诗》学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天所呈现的秩序借由天生的意义而落于人性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王弼政治哲学中的“自然”观念浅议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8年 第4期 44-49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弼继承了道家的政治哲学传统,主张君主应以无为的方式去因顺百姓的自然,从而避免有为所造成的"物失其真"、"物不俱存"的弊端。百姓自然状态的呈现作为政治施为的目标,也成为了理解政治秩序的关键。王弼认为,万物自己而然的世界是有条...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早期《诗》学中敬的观念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1年 第4期 75-82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先秦文献里,敬时常被纳入德的范畴。但追溯敬的观念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敬在本质上具有很鲜明的情感因素。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匿简之际——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3年 第2期 5-10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中文系
战国楚简《五行》篇以匿、简来解说仁、义。匿、简被设定为仁、义的某种引申或表现。匿,意指对小罪的隐匿和宽赦;简,则指对大罪的严厉诛罚。同时,匿、简的行事方式背后有着各自的用心。匿赦行为的内在依据是一种仁爱之情。简罚的背后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三年之丧中的君、父之义——以早期儒家礼学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17年 第11期 67-72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三年之丧作为至重的丧仪,规范着最重要的人伦角色与人伦关系。而早期儒家在对三年之丧及其成立依据的阐论中,表达着对君、父角色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呈现出了多元的思路与看法。《仪礼·丧服传》以"至尊"这样一种单一的原则来定位君、...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德行内外——以简帛《五行》篇为中心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2年 第2期 12-18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本文主要针对简帛《五行》篇中的论述,探讨德的内外之分及内外的关联。《五行》开篇即区分了"德之行"与"行",以此强调了德的内在向度的重要性。该篇还同时指出,"德之行"呈现于内的正是以情感为代表的各种内心活动。而《五行》经、说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早期儒家《诗》学中的情礼关系——以好色之情与礼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10年 第4期 35-45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本文试图在情、礼关系的框架中,考察早期儒家《诗》学围绕好色之情与礼的关系所展开的讨论。孔子围绕《硕人》之诗强调了礼仪形式的根底、素质的重要性。后人又借由孔子有关《关雎》的论述,将好色之情作为礼质,承认其合理性并要求有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人伦的更迭与延续:围绕冠、婚、丧、祭之礼的考察
收藏 引用
道德与文明 2022年 第2期 117-124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871
传统礼学对人与人伦秩序的理解,并不是从个体的角度着眼的,而是立足于人伦关系的整体。在这种整体性的思考中,以冠、婚、丧、祭之礼构建出了人伦代际生成发展的时间性序列。一方面,冠礼、婚礼标志着新的代际的开始,成人的男女在结合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失其真与不具存:王弼《老子注》对有为之治的反省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1期63卷 155-162页
作者: 孟庆楠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871
在道家政治哲学中,对“有为”之治的反省构成了理解“无为”政治的重要参照。《老子》文本在“无为”与“有为”的对举中给定了理解政治秩序的基本架构,并且描述了由多种为政方式构成的逐渐衰坏的阶次。王弼在继承这种思想的同时,对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