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校武术课程“近代国术救国”思政元素的探析 收藏
高校武术课程“近代国术救国”思政元素的探析

高校武术课程“近代国术救国”思政元素的探析

作     者:张虎 林志刚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会议名称:《首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

会议日期:2023年

学科分类:040304[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课程思政 国术救国 思政元素 矛盾转化 

摘      要:研究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高校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优秀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养需要思想文化教育的引领,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实践。国术贯穿于近代救国曲折道路的始终,无数武林志士为强国强种和抵抗侵略舍生忘死,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在近代中国振奋亿万国民人心,立足当下提倡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当代青少年抗挫能力差和缺少阳刚气质的问题,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育应该凸显近代国术救国中爱国精神和刚健自强精神的育人价值。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以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原理为思想基础,从矛盾转化的视角追寻挖掘近代国术救国蕴涵的思政元素,探究国术救国思政元素的育人价值,并给出思政元素的课程实施建议。分析讨论:近代国术救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对对立的矛盾:(一)清末民初,在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与强国强种的矛盾中,尚武以自强救国。(二)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力量落后与抵抗侵略的矛盾中,兴国术以抗敌救国。国术推动矛盾转化统一:(一)20世纪初期,国民习武以强身强种,尚武以强魂强国,国术以健身防身价值和精神教育价值推动了中国社会贫弱之积习向强国强种的转化。(二)抗战时期,国术的拳脚、大刀和长矛之技击成为战场军事力量的重要补充,国术作为军事技能培训和爱国精神培育的必要手段,国术推动了军事力量落后向成功抵抗侵略转化。近代国术救国的当代思政元素投射:(一)武林志士国术报国的家国一体、救国有责的爱国精神与当代爱党爱国、强国有我的思政元素水乳交融。(二)国术救国中敢于亮剑、宁死不屈的刚健自强精神与勇敢拼搏和坚韧不拔的思政元素同气连枝。(三)近代革命先驱的不畏牺牲、舍生取义的碧血丹心与当代红色文化传承中忠诚、奉献的思政元素一脉相承。高校武术课程近代国术救国思政元素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诠释:(一)以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之要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以国术救国精神多方面思政元素的探析健全三全育人体系。(三)以近代武林志士和英烈的故事讲述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四)以近代与仁人志士报国无门与国术之兴启示当代武术育人与人才强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的联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论:(一)近代国术救国历程涵容众多当代思政教育元素,有忠诚、奉献、勇敢拼搏、坚韧不拔、爱党爱国、强国有我等优秀思政元素。(二)近代国术以救国,当代武术以思政育人中丰富的树人现实意义和传承发展的时代价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三)建议:1.武术课程应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扩展近代国术救国的思政元素育人,讲好国术救国中的英雄故事。2.武术教师应全面了解近代国术救国的历程,形成思政元素育人和教学的思维方式。3.建立情感交流式理论教学和精神渗透式技能教学模式。以情感共鸣和精神濡染推进近代国术救国的思政元素育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