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体育外交:内涵外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3年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体育外交 内涵外延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提供了新的立足点、指明了新方向、挖掘了新问题。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外交始终坚持维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宗旨,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彰显大国形象、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实践价值,理应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我国体育外交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遵循应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外交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目前,国内学术界缺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体育外交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推进路径的研究,与实现大国特色体育外交的战略目标尚有距离,亟需在理念与方式上进行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对我国体育外交的内涵进行外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体育外交的实践价值,明确体育外交的现实困境,探索推进体育外交的实践路径,对于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外交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积极应对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体育外交在参与主体、参与范围和参与形式上更加多元,内涵更加丰富。第一,新时代体育外交必须坚定和平发展的内涵。唯有以世界和平为根本、以国家安全为前提,把两个内在统一起来,才能使体育外交在推动构建相关利益共同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潜能。第二,新时代体育外交应深化合作共赢内涵。要进一步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体育交流合作,发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价值理念,为推动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与发展提供中国体育外交方案。第三,体育外交应践行开放包容内涵。作为实现世界体育开放共享的绝佳场域,体育外交应以打造体育文化共同体为目标,构建与欧、亚、非各国间体育文化互信、民族间体育文化互联、体育组织间文化互融的新模式。最后,体育外交应丰富共生共存的内涵。以绿色办奥作为宣传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活方式的关键渠道,与世界各国共同探讨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构建体育科技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体育外交开创了元首体育外交模式,打造了新型体育文化交流平台,传播了绿色廉洁的体育理念,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特征,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正朝着大国特色体育外交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育外交事业也步入全方位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新时代的中国体育外交是面向世界的外交,是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的特色体育外交。然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下的中国体育外交还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为:我国体育外交国际舆论环境严峻;体育外交管理体系不完善;体育外交人才储备短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因此,新时代体育外交在实践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第一,加强体育媒体传播能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可以通过提高我国体育媒体的直播和转播能力,扩大国内体育赛事的转播覆盖面,丰富国内赛事转播媒体矩阵的方式提升我国体育媒体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扭转国际体育媒体西强东弱的局面。第二,完善体育外交工作管理机制,推动与引领全球体育治理。从宏观上加强体育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好体育外交战略建构,从中观上加强体育外交机构间的组织性和协同性,从微观上调动地方体育外交部门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此外,应紧密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制定公平、有效、透明的国际体育规则,维护国际体育秩序的稳定,着力建设一个国际体育共同体。第三,建立体育外交精英培养体系,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要充分发挥和挖掘外交学院、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体育外交人才培养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体育外交人才培养机制,增加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高级官员的数量,建设为我国体育外交事业出谋划策的专业智库,放大国际体育事务中的中国声音。第四,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国门,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战略,完善武术入奥的运作机制,对标国际体育项目规律,制定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规则体系、评价体系以及裁判员培养与认证体系。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深入挖掘、归纳与凝练,在国际推广中形成统一的理念共识,使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真正走进去,实现民心相通。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进入强国时代的体育外交应持续推进理念与方式创新,积极开创中国特色体育外交新局面,使之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