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的治理模式研究 收藏
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的治理模式研究

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的治理模式研究

作     者:王小霏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2年

学科分类: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冬奥会 志愿服务遗产 遗产治理 

摘      要:研究目的:在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有关奥运遗产的治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国际奥委会对外发布《遗产战略方针》,这是关于奥运遗产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多次提及有关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内容。作为第1届以《遗产战略方针》为指导而进行筹备并即将举办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十分重视有关志愿服务遗产的开发和治理。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提出在全社会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共7方面的遗产,并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遗产中。志愿服务早已成为冬奥会中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保障,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与举办离不开万千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奥运志愿服务遗产是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遗产战略方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等政策文件的指导,针对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式,从而促进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开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奥林匹克遗产是愿景的结果,来源于举办城市或地区对于17天比赛和庆祝活动以外的积极社会变革的期望,该愿景与奥林匹克宗旨所倡导的通过体育运动来建设美好的世界不谋而合。作为奥林匹克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奥运志愿服务遗产,其愿景不仅体现在奥运会赛场上,更是致力于后奥运时期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发展和体育志愿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北京冬奥组委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该计划涵盖了赛前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和赛后志愿服务遗产转化的整个周期,成为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保护与治理的指导性文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为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的长效化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相约北京测试赛的顺利进行,锻炼并检验了一大批服务于冰雪运动的志愿者,将为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开展积累宝贵经验,也有利于后冬奥时期志愿服务遗产的转化。但是,与夏季奥运会相比,由于受环境、气候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冬奥会对志愿服务的要求相对严格,需要志愿者具备较高的素养。同时,由于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时间较晚、关于冬季项目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还不够深入,导致北京冬奥会遗产治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奥运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还有待加强,激励机制仍未有效形成,组织管理制度亟需提高,法律制度有待完善,保险保障体系相对匮乏等。研究结论:针对以上问题,基于我国现实国情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提出以下关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的治理模式及治理方案:一、大力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志愿服务精神可以起到引领和感染的作用,应该贯穿至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举办以及后冬奥时期的全过程。志愿服务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被服务的群体、感染周围人,这个文明传递的过程就是奥运志愿服务遗产的转化过程。化志愿精神为志愿行动,传播志愿服务精神是赛后志愿服务遗产转化和长效化发展的首要任务。二、建立健全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研究表明:以工作、精神和荣誉等为主的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建议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证书的作用,作为日后就业、升学、选拔和表彰的重要参考。此类激励机制有利于后冬奥时期志愿服务行动的转化与开展,将成为赛后志愿服务遗产长效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三、细化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制度。探索后冬奥时期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使用和考核等机制,形成科学化、系统性的志愿服务人才信息库。同时,建立志愿者的后续跟踪机制,有利于夯实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遗产开发与转化的人才基础。四、完善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法律制度。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建立健全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明确志愿服务组织的地位、功能和资金情况,明晰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日后体育志愿服务的立法提供经验,实为奥运志愿服务遗产长效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