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有蔓草-大理石龙民间故事集》(第二章)翻译报告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郜菊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摘 要:本报告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野有蔓草—大理石龙民间故事集》(节选)的翻译实践。该书收录了云南大理一个白族村寨的民间故事,包含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和动物轶事等,展现了白族独特的地方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传达了他们的独特智慧和价值观。通过翻译,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改写理论由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他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中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即赞助人、意识形态、诗学观。赞助人指的是促进或阻碍文学阅读、书写、重写的力量,可以是有影响力的个人或群体,也可以是控制文学传播的组织机构或社会群体;意识形态为规范行动的形式、习俗以及信仰系统;诗学观是指整套的文学手法、体裁、主题、人物、情景、象征等。 本报告采用案例分析法,旨在讨论在三个因素影响下对源文本的改写以及所采取的翻译技巧。研究发现,在赞助人的影响下,翻译质量应符合原著作者和学院的要求;在意识形态方面,当中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冲突时,根据翻译的目的以及读者的期待,对原文中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部分予以保留,相反则舍弃;在诗学方面,通过文学手法、修辞等手段重现作品的文学性。通过对改写理论的应用,本报告为民间文学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