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舞蹈艺术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蕴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明学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1[哲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101[哲学-哲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10106[哲学-美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并且认为人创造美这一活动并不是毫无章法的,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关于美的事物。舞蹈艺术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追根溯源,它最初是一种对原始劳动生产场景的演绎与再现,同时也是作为符号化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实践自由。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角度来看,舞蹈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实践形式,并且这种生产劳动实践形式的延伸也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表达。抗战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国家危难,奋勇爱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和舞蹈艺术家们对舞蹈艺术进行发掘和创造,不仅满足了特殊时期社会生活对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的需求,并且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对中国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都有着跨时代的启示。 论文一共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抗战时期艺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本部分论述抗战时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及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而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代表人物毛泽东、洪毅然和王朝闻等人的美学思想。在抗日战争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规范团结艺术家,为艺术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使这时期的艺术作品符合中国特性和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进程。第二部分是关于抗战时期舞蹈艺术的美学意蕴的体现。抗战时期舞蹈艺术表现的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中创造美,那么艺术作品应当按照美的规律反映人的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自觉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时代性和阶级性。由此可见,抗战时期的舞蹈艺术家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活动创造,旨在表现社会现实状况并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审美理想和审美感情,改造人民群众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通过探究两位代表性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和戴爱莲在抗战时期的舞蹈艺术实践和舞蹈作品来进行具体论证,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寻求艺术的本质,同时突出抗战时期舞蹈艺术走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沿的实践意义。第三部分是关于抗战时期舞蹈艺术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时代启示。抗战时期舞蹈艺术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后世的艺术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立足当今时代特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现代化发展。 综上,抗战时期的舞蹈艺术具有宣传抗战、鼓舞斗志、渗透思想和表达人民意愿的价值功能,并将抗战时期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作品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因此,对抗战时期舞蹈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美学意蕴进行思考探究,可以更顺畅地体现和发挥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