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膈肌超声评估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 收藏
膈肌超声评估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

膈肌超声评估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

作     者:缪子豪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严虹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主      题:超声 膈肌 肌松残余 

摘      要:背景:肌松药是全身麻醉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达到肌肉松弛的目的,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不会出现躯体神经反射,利于外科操作,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利于麻醉医师进行插管操作。在全身麻醉手术中被广泛使用。但在此种药物运用的同时可能会引起肌松残余,残余肌松会增加术后低氧血症、反流误吸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术后对肌松药是否残余进行判断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肌松残余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大多凭借临床经验判断可否拔出气管插管。在针对术后肌松残余的研究中,目前现有国内文献临床研究中最常采用肌松监测仪,以成串刺激方式刺激尺神经,四个成串刺激评估拇内收肌对神经刺激反应,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松残余。但此种方法受干扰因素较多,检测结果不稳定,清醒时刺激神经,会让患者感觉痛苦,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适宜、安全、便捷的方法,以评估全身麻醉术后肌松残余的新方法,从而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 目的: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呼吸做功占比到达60-70%,膈肌形态可以让麻醉医生在超声辅助直视下判断呼吸恢复程度。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可见的评估方法,它可以很好的避免肌松监测仪刺激神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真正践行舒适化医疗,为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供保障。本文通过比较膈肌超声与肌松监测仪,判断膈肌超声评估肌松残余的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首先选取我院拟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24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同时进行肌松监测仪监测与使用超声测量膈肌厚度恢复率。术中全程用肌松监测仪监测肌松情况。手术结束后实时测量患者膈肌厚度,患者均在TOFr值≥90%时进行拔管。绘制ROC曲线,测量出最佳截断值。再拟纳入44例于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排除6例(3例患者拔管苏醒期躁动,无法配合进行膈肌超声检测,3例患者为拮抗药禁忌症),最终纳入患者38例患者进行分析。以肌松监测仪评估作为对照组,当TOFr值≥90%时进行拔管;以膈肌超声评估肌松残余作为实验组,当DTF%最佳截断值时拔管。对照组20例、实验组18例。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10min和30min相关肺部发症等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ROC曲线分析膈肌厚度变化率预测肌松残余的AUC值为0.783(95%CI:0.583~0.936,P=0.008),最佳截断值为0.478,灵敏度为0.70,特异度为0.78。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例如性别、年龄、BMI值等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麻醉事件上两组相比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方面,可以看出膈肌超声组术后10min相关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与肌松监测仪组相似,说明膈肌超声在拔管早期可以很好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术后30min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膈肌超声可以用来评估肌松残余,且效果与肌松监测仪相似。 结论:膈肌超声评估肌松残余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肌松恢复的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为麻醉过程中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为麻醉手术中的肌松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