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教育“双减”政策响应差异研究 ——基于31个省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光芸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主 题:政策响应 教育“双减”政策 场域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摘 要: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理念。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更进一步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然而必须明确认识到我国目前依然面临着城乡教育差距大、教育观念落后等困难,建设教育强国任重道远。 2021年7月,教育“双减政策出台,明确了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规范校外培训的主要目标。这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自该政策颁布以来,各省陆续做出响应,及时跟进教学与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管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等工作,多举措助力“双减部署要求深化落实。迄今为止,教育“双减取得阶段性成效,作业布置科学合理,课后服务普遍覆盖,培训市场大幅降温。然而,受资源条件、区位条件、政府重视等因素影响,各省之间政策响应水平存在差别,有的地方机械照搬,政策模糊;有的地方开拓创新,措施完善。上述现象缘何出现,据此,本研究将扎根中国本土实践,探索政策响应差异的路径机理与耦合模式,聚焦于各省教育“双减政策响应实际,以期为其他政策优化提供制度经验和政策蓝本。 本研究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对于教育“双减政策的响应水平进行定量测算,从速度、广度、力度、持久程度、效度构建指标体系。基于场域理论构建政策响应分析框架,并选取2个维度共6个条件变量,以31个省级行政区的响应情况为研究案例,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研究政策响应差异的影响要素与因果机制。 研究发现:(1)任何单一条件都不足以成为高水平政策响应的必要条件,政府偏好、市场规模、办学水平、公众关注、治理能力、资源禀赋六种因素均会产生影响。(2)结果形成9条的驱动高水平政策响应的组态路径,并可进一步归纳为4种响应模式:多元推动型、复合保障型、政府主导型、网络-制度联动型。(3)对条件组合结果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挖掘地方政府场域内教育“双减政策响应差异的因果机制,即政策响应本质是中央政策下沉到地方场域,地方基于场域特性进行理解与调整从而形成差异化回应的过程。地方治理场域内的主要行动者,以利益偏好、能力资本为导向围绕政策议题展开互动,并在制度条件的约束下,对政策过程与结果施加影响。研究结论:结合分析结果为完善政策响应提出对策建议,一是立足中国国情,展现地方特色;二是多元主体耦合,协同合作共治;三是提升治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