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职生道德素质及其提升路径 ——基于与普高生的比较研究 收藏
中职生道德素质及其提升路径 ——基于与普高生的比较研究

中职生道德素质及其提升路径 ——基于与普高生的比较研究

作     者:段小红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惠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法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      题:中职生 道德素质 比较研究 影响因素 提升路径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中职生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生力军的素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中职生与普高生的道德素质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访谈法深入探讨了中职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普高生与中职生在道德素质上整体表现良好,但中职生的道德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在个体品德方面,中职生持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珍视生命、保持正直善良。然而,他们在自尊自信和求知进取精神方面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在社会公德方面,中职生总体上能做到遵纪守法,表现出文明礼貌,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并奉献社会,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诚信意识较为薄弱。在家庭美德方面,中职生在孝顺父母和尊老爱幼方面表现得比普高生更佳,然而他们的劳动观念和感恩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国家责任方面,中职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但他们的理想信念较为淡薄。 造成中职生与普高生道德素质差距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等多个层面。实证研究发现,在影响中职生道德素质的因素中,校家社的原因占到55.7%。其中,家庭德育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学校德育,最后是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结构、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频率、家长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家长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以及父母在道德行为上对子女的榜样作用等。学校德育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校园文化和教师在德育方面的示范作用等方面。社会德育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舆论和网络媒体的导向、社区周边环境、社区德育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状况等。除此之外,中职生自身的内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中职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强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并发挥中职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