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工业的环境经济效应 ——基于双重差分法... 收藏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工业的环境经济效应 ——基于双重差分法...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我国工业的环境经济效应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作     者:张月萌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辛春林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8[工学] 09[农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碳排放权交易 双重差分法 工业碳减排 市场运行机制 

摘      要: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日益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引发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挑战,纷纷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碳减排作为全球性议题,气候变化也从单纯的环境问题逐渐衍变为政治和经济问题。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采取了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内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并明确设定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环境目标。 作为一项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有效减排的市场化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已经在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了实践。我国于2013年设立了首个碳交易试点市场,经过数年积极探索与实践,目前已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并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工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仍存在着能源、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作为碳排放大户,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工业行业理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减排工作。研究试点机制对地区工业减排的政策效应,可以有效推进碳市场纳入更多行业或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本研究首先基于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并运用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等多重稳健性检验来增强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其次,为对政策效应进行更深入剖析,将政策目标分解为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及创新效应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评估;最后,为探究试点地区市场机制在减排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及传导路径,选取碳交易价格、交易规模和交易活跃度作为衡量市场交易的关键指标,为碳市场运行机制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地区工业碳排放强度,可以在不干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且这一结论具有较强稳健性,因此作为我国环境规制的重要手段,碳交易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和突出优势;第二,地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水平等因素是碳交易机制政策效应能够充分发挥的关键,是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的重点内容;第三,对于区域差异来说,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减排效果更为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部地区在政策红利利用方面尚存不足;第四,碳市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碳交易价格、交易规模和市场活跃度对政策减排作用的发挥影响显著,在未来的市场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通过合理的碳价设定、扩大交易规模以及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地区工业的碳减排工作。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的运行现状,并结合实证检验结果,本研究从法律基础、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区域差异、价格机制、市场规模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碳市场的良好运转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推动我国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