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小腹三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收藏
小腹三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小腹三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作     者:盛梦钰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叶和松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主      题:压力性尿失禁 小腹三针 临床研究 线粒体 

摘      要:目的:本研究研究对象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观察小腹三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通过本研究结果,观察研究小腹三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评估其临床价值及初步探究针灸治疗SUI的机制。 方法:门诊收集SUI患者56例,利用乱数表法将其随机地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治疗,同时训练间断排尿。试验组采用小腹三针(由气海穴向中极穴皮下透刺一针;大巨穴向中极穴各透刺一针,共三针)以补法,每天1次针刺治疗,每次留针半小时,一疗程为10次,共计三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和总治疗后行1小时尿垫试验、72小时尿失禁数、ICIQ-SF评分和I-QOL评分来评价疗效,采集并记录各指标,运用SPSS 26软件对相关数据加以解析。在此基础上,对于试验组针刺有效患者治疗前后采集的血样进行血清分离,运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中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的表达情况,应用 SPSS 26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结果:1.治疗前,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在年龄段、性别、BMI、漏尿量(1h尿垫测试)、漏尿频次(72h排尿日记卡)、ICIQ-SF评分和I-QOL评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以认为两组在基本状况和早期临床表现方面具备相似性,后续治疗具有可比较性。 2.在每个疗程结束时,两组间漏尿量的改变情况(1h尿垫试验)在两组内和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2种治疗方法都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漏尿量,试验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较快地降低漏尿量。 3.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减少漏尿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比ICIQ-SF评分和I-QOL评分,我们发现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4.对试验组有效患者针灸前后血清中GSH-PX、SDH、COX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示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COX、GSH-PX、SDH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过小腹三针治疗,SUI的症状明显改善,其疗效显著优于仅仅通过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SUI患者的漏尿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针灸刺激对GSH-PX、SDH、COX表达含量有影响,提示针刺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的相关物质来治疗SUI。因此推测,通过针灸可以有效地维护线粒体功用,并减少线粒体损伤的发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