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好—坏”的不对称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沈基松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摘 要:“好—坏作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反义词聚,是汉语学习者需要重点掌握的对象,但留学生对该组词的习得和实际使用却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好—坏的义项和所构词语进行考察,从语义、构词和句法三个层面对“好—坏进行对比梳理,并探讨“好—坏不对称现象的规律;同时,对《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好—坏及其所构词语编排的情况进行考察,统计“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包含“好—坏的偏误语料并划分偏误类型,分析“好—坏及其所构词语产生偏误的原因;最后,结合前文对教材和偏误情况的分析,对“好—坏及其所构词语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一章从本体角度梳理反义成分“好—坏的不对称现象。从语义层面对“好—坏的义项和使用频率进行比较,考察“好—坏的反义义项;从构词角度考察“好—坏在构词数量和构词形式上的不对称现象;从句法层面对“好—坏在语句搭配中的不对称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两者在句法使用层面的不对称性。 第二章统计《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好—坏及其所构词语,并从词语的等级编排和词法两个角度分析两者的不对称性;统计《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好—坏及其所构词语在所涉词汇和课文部分的编排情况;另外,对《等级标准》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好—坏及其所构词语的覆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第三章考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包含“好—坏的语料,统计偏误语料的数量和类型,并分析具体的语料实例,探究偏误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以前三章的研究为基础,针对“好—坏及其所构词语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建议,并尝试设计了一份教学案例(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