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经验及核心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收藏
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经验及核心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经验及核心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     者:曾添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马林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502[医学-中医临床基础]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黄褐斑 肝郁气滞证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祛斑汤 

摘      要:目的:黄褐斑为皮肤科常见色素沉着类疾病,其常发于面部影响美观,给患者生理、心理均带来巨大压力。本研究旨在研究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经验,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分析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用药规律及核心思想,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核心组方对黄褐斑肝郁气滞证可能的治疗作用机制。总结、传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针对2016.12-2022.12间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病例92例,对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患病时长等进行分析;并针对纳入的144首处方的药物使用频率、性味归经进行分析,运用关联度规则获得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的核心组方、运用复杂熵聚类获取潜在新方。将所得到的核心组方药物(QBT)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将QBT活性成分靶点与黄褐斑潜在靶点进行联系,构建“QBT成分—活性成分—黄褐斑靶点网络、PPI蛋白互作网络,进行GO分析、KEGG分析,绘制“QBT成分-靶点-KEGG通路图并对排名前5的化合物与PPI蛋白互作网络中连接度排名前6的靶点蛋白进行活性成分-靶点组合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对2016.12-2022.12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病例92例及纳入的144首核心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发现: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患者以女性为主(99%),患者平均年龄为36.17±6.94岁,患者平均患病时长45.6±34.41月。药物使用频数排名前5的分别为白蒺藜、当归、陈皮、郁金、柴胡,以寒性药物为主,辅以性平、性温药物,在治疗中多用辛、甘、苦味药,药物归经以肝、脾、肺经药物为主。设置置信度为90%、支持度为75%,获得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QBT核心组方:当归、陈皮、佛手、白附子、川楝子、僵蚕、白芍、甘草、郁金、柴胡、香附、白蒺藜、白芷、茯苓,并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4个新方。运用TCMSP、TCMID数据库获得QBT核心组方198种有效活性分子,通过GeneCard、DisGeNET、OMIM数据库查询到黄褐斑的疾病靶点共969个。将213项QBT核心组方靶点与黄褐斑的疾病靶点交集获得91个QBT治疗黄褐斑的潜在作用靶点。将交集靶点输入Cytoscape软件,获得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β-谷甾醇作用排名前5的化合物;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相互作用关系,运用Cytoscape中的CytoNCA插件筛选出QBT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的17个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与KEGG分析,得到2194条GO-BP分析数据、33条GO-CC分析数据、118条GO-MF分析数据,KEGG分析获得181条可能相关的代谢通路。作用排名前5的化合物与PPI蛋白互作网络中连接度排名前6的靶点蛋白的Affinity值小于-5kcal/mol,结合程度均较为紧密。结论:1.马林教授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运用的QBT组方核心药物包括14味药物:当归、陈皮、佛手、白附子、川楝子、僵蚕、白芍、甘草、郁金、柴胡、香附、白蒺藜、白芷、茯苓。***核心组方通过多种化学活性成分如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等,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治疗黄褐斑肝郁气滞证。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