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生命观的变迁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明
授予年度:2024年
摘 要: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但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过于强调知识传授,以效率和技术为导向的教育观念,这导致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缺少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在激烈的升学竞争、沉重的学业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挫折面前,学生往往会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产生困惑。在这一背景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性,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渗透生命教育。作为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语文教科书的内容通常蕴含着特定的生命观,能够对学生生命观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生命观的探讨,因而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人教社出版的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分别为81-83版、92-95版、“新课标版与统编版)为分析文本,通过采用内容分析法,来探讨教科书中蕴含的生命观,旨在揭示教科书中生命观的变迁轨迹,并就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研究发现,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呈现出一种变迁趋势,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自我保全的重要性在上升,“勇于牺牲呈下降趋势;二是在“珍视生命维度上,“珍惜时间与“热爱生活的内容都呈上升趋势;三是“关爱与“同情逐步受到强调。教科书中生命观变迁的原因包括社会利益结构改变下的价值观冲突、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中的价值观转变、多元文化价值传播中的价值观追求、教育观念转换之下的内容调整与观念转换,以及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价值观变动等。就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本研究提出了如下建议:从教科书编写的角度来看,要构建层次化的生命观内容体系,引入契合时代要求的生命观教育内容,增强生命观内容的针对性;从教科书使用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借助多元化方法将生命观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借助多元化手段渗透生命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