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形象学视角下《名利场》杨必中译本中蓓基形象的建构 收藏
形象学视角下《名利场》杨必中译本中蓓基形象的建构

形象学视角下《名利场》杨必中译本中蓓基形象的建构

作     者:丁静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伟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形象学 《名利场》 杨必 蓓基形象 

摘      要:形象学是比较文学里面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并揭示形象产生的原因和差异。形象学的形象局限于异国的形象,异国形象在作品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人物的形象或风景描述。在形象学的研究视角下,可以通过对文学的研究进而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观察和表达。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其小说《名利场》一文,创作主要目的是批判社会现实。基于此目的,萨克雷描写了蓓基借助自身的聪明才智与男权社会作斗争,他塑造的这一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在《名利场》的中文译本中以杨必的版本最为出名,生动传达出了原文作者的真实目的。在对译本研究过程中发现,译文大体上还原了蓓基在原文中的形象,但在对蓓基的语言、行为、态度描述上译者做出了改动。所以笔者以此为研究重点,从形象学视角出发,用翻译学作为支撑,运用文献综述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文本内部研究和文本外部研究这两个方面对《名利场》杨必中文译本中蓓基的形象进行研究。文本内分析的重点在于词汇和等级关系这两个方面,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描写,总结归纳了译者是如何对人物形象做出改动。文本外分析的重点在于社会集体想象物、译者本身研究,笔者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了影响译者做出改动的外部原因。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时通过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或者只译出关于蓓基形象的关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对蓓基的形象做出一定的改变和美化。在等级关系上,译者将原有故事内容依据本民族文化进行改动以适应本民族文化,从而强化了文章的等级关系。与原文尖酸刻薄的形象相比,译者更偏向呈现蓓基积极向上的一面。译者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加明白作为女性的难处。适逢女权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杨必作为一个女性译者,通过有意识地构建,试图传达一个更为积极的女性形象,从而达到声援女性的目的。在社会集体想象物这一层面,正处于中苏关系友好的时候,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腐败,杨必在译文中弱化蓓基在原文中的负面形象也能更好地衬托出这批判一目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