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翻译技术》课程... 收藏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翻译技术》课程...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以《翻译技术》课程为例

作     者:沈祎伟 

作者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长伟;罗永杰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释意理论 模拟交传实践 翻译技术 

摘      要:众所周知,机器翻译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是非常可靠的辅助工具。为了挖掘更多有关机器翻译的知识,作者对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翻译技术》课程中的几个讲解视频做了模拟英汉交传实践,并撰写了实践报告。这些视频是由亚当·伍顿教授讲解的。视频内容包括大量与翻译技术有关的信息,例如这一技术的能力和局限性。作者认为,这一任务可能存在的难点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视频中存在大量和机器翻译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缩略语。而且,亚当表达的风格是很幽默的,他提到了不少令人捧腹的机器翻译错误。另外亚当本人的语速比作者的预期要快不少。因此,本次模拟实践可视为对作者的一次挑战。此次模拟交传实践是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译者不应该追求语言形式的对等,而应该追求意义的对等,它将口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解源语、脱离源语外壳和重新表达。而作者在总结分析了自己模拟中的问题之后,将其分为了三类:语序不当、表达不地道、表达不合逻辑。随后,作者分别用了句子重组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注法来解决这三类问题。本篇实践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任务描述,对任务的背景、内容、特点和意义作了阐述。第二章是完成该任务的过程,分为译前、译中和译后。第三章是对本实践的指导理论——释意理论的介绍和其对于指导实践的意义。第四章是口译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选择。第五章是对本次实践的总结,译者认识到了自己在这次实践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它们为译者将来的口译实践起到了宝贵的借鉴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