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图尔敏模型在刑事证据推理中的运用 收藏
论图尔敏模型在刑事证据推理中的运用

论图尔敏模型在刑事证据推理中的运用

作     者:孔祥琦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立霞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106[法学-诉讼法学] 

主      题:图尔敏模型 刑事证据推理 司法裁判 可接受性 

摘      要: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官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则、推理模式以及已掌握的证据,对案件进行审理并做出最终裁判是司法裁判的应有之义,而司法裁判的结果不但涉及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再分配,同时也关系到当事人乃至社会其他公众对该裁判的认可和接受,也即司法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司法在公众间的公信力。从我国近几年整治冤假错案的力度上不难发现,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及法官裁判理由的可接受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证据推理过程对司法裁判的重要性,也有必要在司法实践与裁判效果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图尔敏以其对非形式逻辑的思考重新构建法律论证模式,该模型将研究的对象着眼于论证而非蕴含,主张论证类型的多元性,注重案件推理的形式和宏观结构,论证的范例从相互印证转换为推理模型,肯定了前提的可反驳性以及论证的实质有效性。图尔敏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将六要素分为基本要素与补充要素两部分,基本要素用以论证简单案件推理的全过程或者复杂案件的推理初始阶段。随着案件的深入发展,对方当事人对“数据来源本身的真实性、合理性、关联性产生质疑时,图尔敏运用“保证和“支援要素来增强“主张和“数据的可信度,通过提出“反驳将例外情形排除在外,由此得出由“模态限定词限制的科学合理的结论。图尔敏坚持将对话性贯穿于论证的全过程,生动地展现了控辩双方博弈的全过程,同时图尔敏模型在论证时平衡了场域的依赖性与不变性,对于刑事疑难案件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论证方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