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尼沙赫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收藏
尼沙赫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尼沙赫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     者:廖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晓辉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尼沙赫心电图 心电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摘      要:背景与目的:冠心病(CHD)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VD),也是全球慢性疾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是冠心病中最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检验指标,可将冠心病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多见于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急性或者亚急性心肌缺血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与非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NSTEMI)以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胸痛急症,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另一种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主要发病机制为稳定性粥样斑块的形成。临床上多应用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常常表现为ST-T段的抬高或者压低。但目前较多研究以及临床工作中发现,心电图的ST-T改变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较为模糊,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尼沙赫心电图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心电图,在P波及ST段内出现了新小波。相关研究多为探讨其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作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S-T间期出现的新小波与心室复极相关,对心肌缺血的判定较为敏感,但鲜有研究进一步探讨特异性、准确度等重要诊断效能指标。较既往研究,本研究通过加大样本量,对比尼沙赫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效能,进一步验证及探讨尼沙赫心电图(saah ECG)与常规心电图(ECG)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第一部分:通过临床病历系统筛选2016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胸闷、胸痛临床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saah ECG(同步ECG),最终纳入20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即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0.05)。saah ECG与ECG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67)。从单支病变组到多支病变组saah ECG与ECG灵敏度依次为:78.12%/50%、85.07%/47.76%、79.41%/55.88%,saah ECG灵敏度在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1.127 P=0.569,P0.05),ECG灵敏度在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599P=0.741,P0.05)。第三部分:心电图ST-T正常组与ST-T异常组之间冠状动脉不同狭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6.135,P=0.047,P0.05)。两组间不同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0.599,P=0.741,P0.05)。结论:尼沙赫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优于常规心电图,特别是对严重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灵敏度更高,S-T间期小波与心肌缺血相关,可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但整体诊断价值水平不算理想,可作为筛查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应同时结合其他指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