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赐平;罗腾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法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由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此次改革,不仅使课程的定位更加准确,也让新教材更符合儿童、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新的课程和教材,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启蒙和思想启蒙的关键期,此时的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会养成什么样的品性与这一时期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小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该看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对于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深入思考和研究。为此,深入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状况,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间根源,寻求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显得相当重要。调查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教学内容组织缺乏必要拓展整合、教学活动实施没有足够新意、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的不足。分析表明,学校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不够积极主动等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问题的主要根源。基于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问题的思考和问题成因的分析,为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就需要学校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监管力度、加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改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组织管理工作;任课教师要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来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学生应从秉持积极向上的课程学习态度、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力度等方面来增强课程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多方协作,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