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明代主要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 收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明代主要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明代主要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

作     者:张诗雨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卢健棋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主      题:明代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眩晕 高血压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挖掘明代主要医家的相关著作或医案中关于治疗眩晕的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明代医家治疗眩晕的常用药物频次、药性、归经及核心药物组合,探讨明代医家治疗眩晕的特点,以期传承,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最高频药对治疗高血压眩晕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纳入张景岳、王伦、虞抟、孙一奎、徐春甫、薛己、汪机、江瓘、龚廷贤、王肯堂、吴又可、李中梓12位医家具有代表性的15本书目,包括《景岳全书》、《明医杂著》、《医学正传》、《孙文垣医案》、《赤水玄珠》、《古今医统大全》、《内科摘要》、《石山医案》、《名医类案》、《寿世保元》、《万病回春》、《证治准绳》、《瘟疫论》、《医宗必读》、《里中医案》,选取符合眩晕诊断、方药记载完整的医案资料,纳入其中关于治疗眩晕的用药,并对药物规范化处理。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统计分析出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并运用该平台算法统计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运用TCMSP平台检索最高频药对所含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与Genecard等数据库中检索hypertension with vertigo得到的疾病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取关于最高频药对治疗高血压眩晕的重要通路。结果:本研究纳入明代主要医家治疗眩晕的处方有256则,涉及214味中药。1.累计用药2399次。使用15次及以上的药物有40种,包括茯苓(128次)、人参(103次)、陈皮(102次)、白术(101次)、当归(97次)、半夏(88次)、川芎(76次)、生姜(62次)白芍(60次)、黄芪(54次)、炙甘草(44次)、熟地黄(42次)、黄芩(41次)、柴胡(40次),黄连(37次)、防风(31次)、麦冬(31次)、天麻(30次),羌活(28次)等。2.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等。药性主要为温性、寒性多见,甘味、苦味、辛味多见;药物归经以脾经、肺经、肝经、肾经和胃经等为主。3.常用药物组合84组(支持度26,置信度0.6),涉及13味药。核心药物组合8组(聚类为3类、5类)。4.支持度设置为54(20%),置信度设置为0.6时,最高频次药对是“茯苓-半夏。该药对有效化学成分16个,有效化学成分作用靶点69个,疾病靶点3762个,交集获得潜在作用靶点65个,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拓扑分析,获取核心化学成分黄芩素、β-谷甾醇、豆甾醇、卡维丁、常春藤皂苷元等,核心靶点AKT1、JUN、FOS、HIF1A、TP53、VEGFA、PTGS2等。经GO及KEGG富集分析,获取前10条生物学过程及前20条相关信号通路。结论:1.明代医家治疗眩晕注重“补虚、化痰,兼治“风、火、瘀。认为眩晕发生与脾、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注重后天脾胃的顾护。2.明代医家治疗眩晕以甘味药物、温性药物、补虚类药物较多。反映明代医家以虚为本,扶正祛邪,固本培元等治疗思想。3.“半夏-茯苓药对可能通过调控AKT1、JUN、FOS、HIF1A、TP53、VEGFA、PTGS2等靶点及炎症因子、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生长、CGMP-PKG信号通路、细胞凋亡、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降血压及改善眩晕症状等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