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主观题备考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倩予
授予年度:2023年
摘 要:截至2022年,全国29个省(区、市)分5批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并有序组织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地。2022年高考命题呈现如下特征: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创设真实情境,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遵循课程标准;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凸显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充分发挥高考正向引导功能。过去高考中,理科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但在新高考中,理科拉分空间明显变小,英语改为一年两考。相较之下,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愈发突出,成为拉开分差的关键。语文学科的改革也在深度、广度方面不断延伸,依托于教材,取材于生活,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习这件事,从来不是目的。语文也已然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一种文化,她更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化身,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为新高考的趋势。其中阅读主观题在高考语文试卷总分占比高达74%左右,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但学生在答题中暴露出理解不深刻、游离作者本意、审题不仔细、思维不条理、答题不分点、答案不明确等众多问题,实质是备考能力的不足,导致考试无法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甚至有些同学戏称高中语文阅读主观题为“玄学。只有探究如何更高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主观成绩,才能增强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获得感,真正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一核四翼,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教考结合的良性上升,让学业水平质量最大限度地在考试成绩方面反映出来。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阐释,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部分:在新高考时代背景下,分析了语文学科特色及内在属性,清晰地交代论题提出的背景,从成绩与能力的双向角度点明语文阅读主观题的重要性,梳理当下语文阅读主观题备考文献及资料,并选择了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数据比对、调查研究等方法来剖析当下语文主观题师生备考的具体能力。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能力测试及访谈等形式探究本校语文阅读主观题备考的现实问题。以笔者所在的康杰中学为例,笔者通过对所带学生语文阅读主观题的备考能力进行持续追踪,有效发放调查问卷与检测题,题目设置从思考与表达两大角度切入,思考包括信息定位,文本理解,整合推论,评价反思,表达包括分点罗列,高效整合,结合文本,笔者对此进行了详细数据分析。笔者还与语文组教师积极进行访谈交流,总结出: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主观题备考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与课本脱节;对时间分配不科学,考场做题随意无章法;盲目刷题;迷信套路,死记硬背,答题思路单一等问题。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主观题备考中容易出现局限于僵化的套路,不能灵活应变;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挖掘不足;高估学生能力等问题。第三部分:总结探索高中语文阅读主观题备考能力提升的策略,并在日常课堂中加以实践,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随着新课改逐步深入,语文高考主观题呈现反套路、规避纯技巧的趋势,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提高阅读主观题的备考能力,取得理想语文成绩,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石展开日常教学,重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辨能力、批判质疑与思维发散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及现场生成能力,从而做到有理有据、高效表达。故针对以上具体问题,笔者着重从思考与表达两大角度对高考语文阅读主观题提分策略进行研究,日常教学中,具体通过思维导图,批判质疑,创设情境,立德树人,定向阅读等教学方式加强综合思考的能力,通过由具象到抽象,由普遍到特殊,由部分到整体,由对立到统一等教学角度提高学生精准表达能力。第四部分:教学实践效果验证、分析与反思总结。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明显发现学生思考、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也有较大提升,较好地验证了第三部分策略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笔者的做法不一定完美,研究范围与对象也有待于进一步拓宽,但未来的教育生涯中,笔者依旧会孜孜不倦探索如何高效提高学生阅读主观题备考能力,提升自我,为同行提供切实高效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