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胸椎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胸椎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胸椎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     者:韩富富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钟远鸣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胸椎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椎再骨折 危险因素 

摘      要:目的:分析单节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邻椎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至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行PVP治疗的180例单节段胸椎OVCF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伤椎节段、外伤情况、终板骨折情况、骨密度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值、骨水泥推注量、骨水泥渗漏情况、骨水泥弥散情况、术前伤椎高度、术后伤椎高度恢复率、术后局部Cobb角、术后Cobb角矫正值、术后是否坚持腰背肌锻炼等资料。先对收集到的两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把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0例胸椎单节段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男性49例,女性131例;随访期间再骨折患者39例(21.7%),其中邻椎再骨折患者23例(12.8%),无再发椎体骨折患者141例(78.3%)。将无再发椎体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邻椎再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共164例。观察组中男性5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4.00±8.42岁,平均QCT值41.96±18.90 mg/cm;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73.79±8.072岁,平均QCT值53.82±17.50 mg/cm。单因素比较分析显示,两组BMI、QCT值、是否终板骨折、骨水泥是否渗漏至椎间盘、骨水泥弥散分布、术后高椎体高度恢复率和骨水泥推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术后局部Cobb角、术后Cobb角矫正度、骨折节段、是否坚持腰背肌锻炼、外力损伤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QCT值、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水泥推注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I、是否终板骨折、骨水泥弥散分布、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低QCT值、高骨水泥推注量、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是胸椎OVCF患者术后邻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2、骨密度越低邻椎再骨折的发病率越高,术后规范化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监测骨量变化是防范邻椎再骨折的重点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