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抗战大后方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以北碚为个案的考察 收藏
抗战大后方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以北碚为个案的考察

抗战大后方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以北碚为个案的考察

作     者:隆洋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潘洵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7[理学] 0712[理学-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 

主      题:北碚 科学中心 科研机构 抗战大后方 卢作孚 

摘      要:经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卢作孚先生等人的倾力建设,北碚,这个四川边陲小镇,逐步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之其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故在全面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西迁陪都重庆后,北碚也吸引了一大批机关单位、工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北碚也被后人亲切地成为“陪都的陪都。在内迁北碚途中,由于得益于卢作孚先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发展,吸引了全国重点科研机构,由此在空间和时间上逐步形成了一个事实存在的科学中心。由于科学中心以科研机构的质量和数量著称,在当时特殊环境下,地位与日俱增,其名声享誉海内外,尤其当时数个国家级科研机构迁往北碚,北碚的地位不言而喻。其中,迁往北碚的科研机构不仅数量之多,多达二十有余,可谓是罕见,而且机构种类丰富且以地质农林专业为主,相当契合当地特色,所以迁来的科研机构与当地文化符号和产业优势紧密结合,形成了“空间密度大、时间连续性、疏解重庆人口压力、科研人才高度密集和科研生产有机结合的特征。在如此背景之下,到抗战后期,北碚已然形成了与重庆、云南昆明、四川李庄齐名的科学中心,而其科学中心的产生与延续依然对今天所倡导的“科学城概念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伴随着抗战结束,科研机构相继离开北碚,实事存在过的科学中心逐步瓦解,但是其存在仍有重大意义,在其存在期间,为众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提供了庇护,还延续了中国科学的血脉和香火,同时,由于当时众多科研机构有相对稳定和安全的场所从事科研工作,其产出的科研成果为抗战大后方建设和前线补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