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归路径选择研究——以药明康德等四家公司为例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高芳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摘 要:中概股回归A股是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自2015年以来,遭做空机构做空、股价被低估以及海外上市高维护成本等因素影响,中概股纷纷选择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为迎接优质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相继推出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即中国存托凭证)、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等多项改革。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成为中概股企业的重要选择,采用何种路径回归也是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典型回归路径对比分析,深刻剖析四个典型案例,为中概股回归A股提供路径建议。首先,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政策,归纳整理出中概股回归A股主要有以下四条路径:传统路径下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募股)和借壳上市;创新路径下的CDR和科创板、创业板IPO等等,对各路径进行介绍,总结其优、劣势。其次,本文选取能够代表各主要回归路径的四个典型案例,分析其回归上市路径选择动因、回归过程以及回归后公司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研究发现,四家公司通过其选择的回归路径成功回归A股,回归效果良好,证明了回归的有效性。最后,全方位对比四家公司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选择不同回归路径的中概股企业之间的差异,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选择不同路径的中概股企业在私有化退市、盈利状况、股权结构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企业差异的中概股回归路径选择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私有化退市+选择再上市途径,第二,不私有化退市+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选择再上市途径时,首先依次根据盈利状况差异和股权结构差异来选择上市路径,再选择与公司相适应的上市板块。传统行业优先选择传统路径,新经济企业优先选择创新路径。完成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企业可选择的路径较多,如盈利企业特别是盈利状况优秀的企业可以有更多选择,股权结构分散且清晰选择主板IPO,股权结构集中选择借壳上市;未实现盈利的企业只能选择科创板IPO。未完成私有化退市的企业优选发行CDR。此外,还应考虑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选择有效规避风险的路径。总之,中概股在准备回归A股市场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最佳的回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