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椎体骨内压力变化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影响及临床... 收藏
椎体骨内压力变化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影响及临床...

椎体骨内压力变化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     者:白航航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华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骨内压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摘      要:目的: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椎体骨内压力,研究椎体骨内压(I ntraosseous pressure)变化对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接受PVP治疗的患者(同意我们术中收集数据时所采取的操作)22例(平均67.66±9.37岁)。比较患者入院血压(Blood pressure)术中峰值血压、终末血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术前、术后3天、1周VAS、ODI评分、正常椎体初始骨内压、峰值骨内压、终末骨内压;伤椎初始骨内压、峰值骨内压、终末骨内压。术中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变化且持续监测责任椎体及邻近正常椎体的骨内压;监护仪压力调零后,双通道下一侧经椎弓根途径在C臂机透视下穿刺入连有传感器的空芯穿刺针进入椎体后1/4持续监测骨内压,并将静态骨内压作为初始骨内压;另一侧通道作为骨水泥注入途径,同样经椎弓根途径将一根空芯穿刺针在C臂机透视下进入椎体前2/3。记录术中责任椎体的初始骨内压、注射骨水泥完毕15分钟后的骨内压值,记录为终末骨内压;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各项研究指标。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与临床分布特征:在22例患者中,男性6例(27.3%),女性16例(72.7%),年龄范围是51▲81岁,平均67.66±9.37,22例骨折椎体中,胸10椎体椎骨折1例,占比4.5%,胸11椎体骨折6例。,占比27.3%,胸12椎体骨折6例,占比27.3%,腰1椎体骨折5例,占比22.7%,腰2椎体骨折2例,占比9.1%,腰3椎体骨折2例,骨折主要集中在胸腰段17例,占比77.3%。患者术后收缩压、舒张压、术后3天、1周的VAS评分、ODI评分、伤椎终末骨内压、正常椎体终末骨内压较术前和术中峰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椎峰值骨内压和术中峰值收缩压也存在较小的相关关系(r=0.39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3天、术后1周的VAS与ODI评分和骨内压存在部分相关性,但P0.05,所以不能认为有正相关关系。术前术后的疗效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术前VAS(8.0±0.8),术后3天VAS(3.8±0.8),术后1周VAS(2.0±0.9)评分的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4.051,P0.05),与正常椎体初始骨内压(21.9±5.6)也呈比较小的负相关(r=-0.13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骨内压高于正常椎体骨内压。伤椎初始骨内压升高和疼痛部分相关,非线性关系。骨密度与骨内压呈较小的负相关。初始血压与骨折椎体初始骨内压呈部分相关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