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莪术二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收藏
莪术二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莪术二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     者:杨珊珊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廉秋芳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莪术二酮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炎症反应 

摘      要: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为再灌注心肌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然而,研究发现再灌注期间会发生心功能衰退及心肌组织结构损伤,这种损伤我们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由于在AMI患者的治疗中很难提前预测MIRI的发生,因此如何预防AMI患者心肌细胞发生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是当前医疗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MIRI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其发生发展包括炎症反应、活性氧的大量产生、钙超载、细胞程序性死亡、能量代谢紊乱等过程的参与。炎症反应被认为是MIRI的重要机制之一,过度的炎性反应被认为是MIRI中的主要驱动力,可以限制心肌梗死的范围,缓解MIRI,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抑制MIRI过程中炎症反应过度发生,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传统中草药姜黄属植物因其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莪术二酮,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挥发油中分离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等多重药理功效,是中国古代促进血液循环和化血瘀的经典草药,在现代中药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莪术二酮对心肌毒性动物模型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然而,莪术二酮对MIRI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以及其潜在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目的:观察莪术二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揭示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选取8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n=10):对照组、造模组、低剂量莪术二酮组(20mg/kg/日)和高剂量莪术二酮组(60mg/kg/日)。对照组与造模组给予0.4%二甲基亚砜连续灌胃1周,低剂量莪术二酮组与高剂量莪术二酮组分别给予20mg/kg/日、60mg/kg/日的莪术二酮连续灌胃1周。1周后各组均采取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其中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结束后,使用超声观察各组大鼠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改变。随后处死大鼠,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进行心肌细胞凋亡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中LVESV与LVEDV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扩大(P0.05),心肌细胞凋亡比例上升(P0.05),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上升(P0.05);(2)与造模组比较,低剂量莪术二酮组和高剂量莪术二酮组均呈现出LVESV与LVEDV下降(P0.05),心脏梗死面积缩小(P0.05),心肌细胞凋亡比例下降(P0.05),TNF-α、IL-1β及IL-6含量均下降(P0.05);并且高剂量莪术二酮组的疗效优于低剂量莪术二酮组(P0.05)。结论:莪术二酮通过抑制大鼠MIRI中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限制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对MIRI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