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协同研究 收藏
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协同研究

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协同研究

作     者:冯超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谢晶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6[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主      题:贸易便利化 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 政策协同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中国改革开放,推行积极和国际化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助力形成新发展格局。在国际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我国也在逐步重视推进海关贸易便利化,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海关总署均颁布了不同的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经过政策协同理论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政策协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政策协同的研究领域基本集中在金融、养老、创业及公共危机等政策体系中,关于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协同还鲜有研究。鉴于此,聚焦我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搜集了2001-2021年国家层面和部委层面的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编码,探讨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协同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分析了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的相关文献,总结出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在改革进程中不断更新、调整与完善。发现之前很多学者围绕我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多重维度的系统性研究欠缺;二是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协同研究较少涉及。其次,界定了海关贸易便利化和政策协同两个概念。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认为海关贸易便利化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优化海关贸易环节、简约通关成本、加速海关监管要素的流通,来使海关程序卓效、透明和规范。政策协同是以政策目的为导向,通过不同政治行为体的密切合作,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来增强政策的有效性,最终提高政策过程的整体作用;同时,基于对公共政策分析和政策协调理论的理论研究,基于其适用性指导后续研究。再次,创新性地将中国推进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分为强化通关监管政策和优化管理服务政策两类。并引入“政策效力-政策措施-政策目标三维分析框架,采用“五分赋值法进行编码、利用政策协同计量模型来探究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近21年来的协同状况,剖析出政策协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政策效力方面:政策效力呈现上升趋势且总体契合贸易自由度的变化,政策效力年度值总体提高;问题表现在政策出台总体数量偏少且稳定性不强,无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层面的法律政策类型,政策效力年度值不能保持高位,波动明显。在政策措施协同方面:两两政策协同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政策措施具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表现;问题表现在政策多项举措体现不足、效果不明显,政策措施两两协同效果不佳,差异性明显,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容易忽视技术政策的作用。在政策目标协同方面:有所波动但总体上表现出上升趋势,政策制定时更注重多层目标的协同实现;问题表现在政策目标协同波动较大,近几年对政策目标协同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政策目标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易被忽视。最后,结合前文研究情况、针对问题剖析实际,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协同效应,提出应加强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政策效力;坚持推动综合施策,优化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多元协同;强化法治思维和战略性思维,实现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政策目标整体协同等对策建议,并得出研究结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