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更新世转型以来腾格里沙漠古环境变化研究 收藏
中更新世转型以来腾格里沙漠古环境变化研究

中更新世转型以来腾格里沙漠古环境变化研究

作     者:罗崇文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再军;王鑫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070905[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主      题:古气候变化 腾格里沙漠 东亚季风 中布容事件 古地磁 

摘      要:以沙漠为代表的干旱区古环境变化研究,是全球古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沙漠不同沙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变化历史,除反映全球气候对干旱区的影响外,还能直接指示西风和东亚季风的变化历史及其交互过程。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西北部接壤,位于东亚夏季风与西风的交互区,也是众多沙漠中开展形成与演化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沙漠。在沙漠内部,已有多个钻孔岩心记录揭示了沙漠构造尺度和40万年偏心率周期的干湿变化历史,但因自沙漠形成以来的沉积速率较低,难以记录更短时间尺度的轨道周期,限制了对干旱区的干湿变化驱动机制的深入认识。因此,在沙漠内部获取更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成为沙漠古环境研究的关键。 本论文以腾格里沙漠腹地最大湖盆钻取的122.63m岩心(WEDP06钻孔)为研究对象,基于古地磁、光释光与26Al/10Be埋藏测年,确定钻孔年代框架;通过岩性特征观察、粒度、碳酸盐含量、总有机碳(TOC)含量等古环境代用指标,探讨腾格里沙漠的干湿变化历史。主要认识如下: (1)钻孔从底部到顶部分为三个主要的岩性段:122.63-98.95m以黄色中细砂、灰色细砂为主,夹多层碳酸盐层;98.95-45.47m以灰色中细砂与灰褐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层互层,地层旋回清晰;45.47-0m以黄色及灰色中细砂层为主,夹较薄的钙质粉砂层。 (2)钻孔的磁性地层结果表明,松山(Matuyama)/布容(Brunhes)界限位于87.5m处(781ka)。结合光释光和26Al/10Be埋藏测年的年代控制点,通过轨道调谐,确定底界年代为~940ka。 (3)钻孔中可识别出10个明显湿润岩性段,以灰色、灰白色湖相、沼泽相等静水沉积为主,表现为细粒径、高碳酸盐和有机碳含量;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MIS1、MIS5、MIS7、MIS9、MIS11、MIS13-15、MIS17、MIS19、MIS21以及MIS23。明确指示了腾格里沙漠在间冰期受到东亚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增多,湖泊扩张;而在冰期变的干旱寒冷,发育厚层风成砂。沙漠的干湿变化具有明显的100ka和41ka周期,500-940ka以41ka周期为主,0-500kaamp;nbsp;以100ka为主,主要受北半球冰量与地轴倾角影响。 (4)500ka之后的间冰期,沙漠变得更加干旱,表现为gt;125μm的组分占比增大、碳酸盐以及TOC含量降低。中布容事件后冰期-间冰期旋回幅度增大,以及间冰期温度升高共同导致了间冰期沙漠变干。500ka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地区向沙漠提供了大量的碎屑物质,沙漠内部发育厚层的风成砂沉积,使地下水位降低;同时,间冰期温度升高,引起蒸散发增加,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快速蒸发。二者结合导致500ka之后的间冰期,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水分减少,沙丘不能完全固定,表现为干旱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