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生成逻辑及路径优化 收藏
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生成逻辑及路径优化

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生成逻辑及路径优化

作     者:王文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赫泉玲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1[管理学-行政管理] 

主      题:地方政府 跨部门 协同 生成逻辑 

摘      要:21世纪以来,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化、多元化,不断涌现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新难题依靠单个主体已无法有效解决。因此,跨部门协同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管理模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公共管理学的重要议题。虽然目前国际上对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国家也开展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整体而言国内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实践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生成逻辑,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实践案例的经验与教训,以此探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开展跨部门协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策略。本文为避免概念混淆首先对地方政府、协同和跨部门协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基于整体政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借鉴已有协同治理分析模型的合理成分,提出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分析框架,尝试系统性勾画出中国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生成逻辑,以期描述、解释与预测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实践的开展。针对目前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同实践,本文将从系统环境、协同动因、协同过程三个部分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生成逻辑。其中,系统环境是其支撑环境,始终对跨部门协同行动起着推动或制约作用;协同动因是跨部门协同行动的启动与推进器,参与主体会产生协同意愿从而推进协同行动;协同行动是跨部门协同的行动过程,协同行动是否顺畅影响着跨部门协同的行动质量与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结合我国地方政府L县通过跨部门协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成功经验与Y市养老金监管跨部门协同的失败经验,窥探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的实然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地方政府正在或未来开展的跨部门协同实践提供参考。案例分析发现,在脱贫攻坚初期过程中,由于贫困户居住分散、信用风险信息收集成本过高,导致银行坏账概率明显上升,因此农村信用社一般不愿为贫困户贷款,但在L县农村信用社愿意为贫困户贷款,并非常好地控制了信用风险。它的基本逻辑是,基于脱贫攻坚共同任务,以及在互补性需求、领导力、外力压力等驱动力下,驻村干部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贫困户的信用信息,乡镇领导干部通过贫困救济款的发放来约束贷款的贫困户,按照农村信用社的要求从事脱贫养殖等产业,产生了贫困户、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农村信用社等的跨部门协同。而Y市针对养老金冒领问题因协同动力不够、系统环境支撑不足无法实现与民政局、公安局、法院等部门的协同,协同过程不够通畅。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系统环境难以提供有效支撑,协同缺乏充足驱动力,跨部门协同行动难以顺畅开展。从系统环境来看,文化维度上体现为自利倾向与信任缺失,制度维度上体现为协同联动制度不完善,技术维度上体现为统一数字平台建设不充分;从协同动因来看可以归结为需求的不对称性、共同目标难以达成、外部激励缺失、领导力不足。最后针对协同困境提出优化路径:培育公共理性,形成理念支撑;寻找利益交点,建立共同目标;强化横向激励,加强协同动力;建立平台链接,降低协同成本;争取上级支持,增强协同拉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