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环境管制会带来企业绩效提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收藏
环境管制会带来企业绩效提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环境管制会带来企业绩效提高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作     者:陶柯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吴江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8[工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环境管制 企业绩效 企业创新 市场势力 代理成本 声誉与形象 

摘      要: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由其导致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构成并行且相互交织的两条主线,成为约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们对这两条主线的关注焦点不同,工业化初期,增长是第一要务,环境对工业竞争力的约束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由于环境管制政策的内生性,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公众对环境产品的支付意愿变得更高,为满足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环境政策的执行标准和实施力度随之提高,环境管制将逐渐成为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约束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在中央层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制度有效推进,不断压实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一整套严密的环境约束机制由此建立。我国现行的环境管制措施归根到底要作用于微观企业,不论是征收环境保护税还是征收排污费的方式都会给企业生产带来额外的生产成本,从而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绩效,如何权衡不同背景主导下的经济增长约束和环境约束,是当下面临的重要难题,从理论上来看,两者可能有一定的矛盾之处,但也不完全冲突。本文对相关文献做了梳理,发现当前在研究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部分学者认为环境管制会降低企业绩效,主要的作用机理是环境政策改变了企业生产函数的外部约束,但也有部分学者持相反态度,他们认为环境管制通过激励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弥补了政策带给企业的“遵循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在长期、短期两个时间维度上继续研究环境管制的政策效果,以求为我国进一步精细化环境管制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提供政策参考。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缴纳排污费用的企业在2010-2019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上市企业年报中披露的环保费用化支出本期金额同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匹配,最终得到348家企业的共1949个会计年度的相关指标,以环保费用化支出/净资产作为度量企业所受环境管制强度的核心解释变量,企业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引入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特征变量,引入企业是否被列入重污染行业作为行业特征变量,引入企业性质,杠杆率、资产规模、现金流水平、资本密集度等作为企业特征变量,并加入年份、地区、行业等固定效应,使用企业层面聚类的面板数据模型分长期和短期分别进行环境管制和企业绩效表现关系的评估。对于两者作用机理的研究,本文除了考虑企业创新,还在相关理论的支撑下引入企业市场势力、代理成本以及企业声誉与形象等中介变量进行深层次分析,最后进一步研究由于企业所有权性质、是否被列入重污染行业以及是否能获得更高的政府补助等企业自身禀赋所带来的结果差异。本文的研究发现:(1)环境管制的出台在当期内显著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但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能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且这种促进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2)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环境管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但总体来看当期的研发投入并不能弥补企业由于环境政策所带来的“遵循成本,从而支持了短期“弱波特假说的存在:在长期内,环境管制政策的实施能显著增加企业创新产出,提升企业的市场势力,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引入中介变量的总体回归模型显示:创新产出增加,提升企业市场势力,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均对企业的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均为部分中介效应,因此以创新产出衡量的企业创新不能证明长期“强波特效应的存在。(3)异质性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环境管制对民营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和获得较低政府补助的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效果更大,而在长期,环境管制对于民企,非重污染企业、获得低政府补助的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效果更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