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污水管道回溯技术研判敏感点毒情研究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德高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摘 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加深以及收入的增加,世界毒品市场呈现出一种逐渐扩张的趋势。对毒品滥用的监测和管理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但是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使用污水流行病学方法可以实时并且准确地对采样区域进行连续监测。尽管污水流行病学可以大规模且长期监测区域毒情,但是如何精确识别和研判一定区域内的吸毒人员聚集点或制毒窝点等关键信息,还缺乏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本研究应用污水管道回溯技术,根据市政污水管网布局,追踪和采集污水样品,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污水中人口标志物可替宁和五种典型毒品甲基苯丙胺、海洛因、摇头丸、氯胺酮以及可卡因浓度,识别研究区域中异常值采样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医院和疑似制毒窝点样品,对毒情进行区域总体研判。本研究选择某市8个行政区进行采样,共采集98个污水样品,其中包括13个污水处理厂进水样品与85个污水管道回溯样品。经过固相萃取等前处理后,使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上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厂进水样品的可替宁浓度显著低于管道回溯点污水中可替宁浓度(p0.05)。使用奈尔(Nair)检验法,识别出甲基苯丙胺有5个异常值点,海洛因有3个异常值点,可卡因3个异常值点,异常值点污水中的毒品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污水回溯点(p0.05),表明该区域存在毒品滥用人员聚集情况。经过对异常点的深入分析发现医院污水对区域毒情研判产生影响,研究采集3个行政区的13所医院以及位于各采样区的3座污水处理厂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毒品在医院污水中除摇头丸外其余四种均被检出,且在医院污水中这四种毒品都有合法来源。吗啡和可卡因由于其药用作用成为医院污水中最常见的药物,且对某区域市政污水毒品质量负荷所占比例高达84.2%和75.4%,在进行污水管道回溯时会影响区域毒情研判。因此,医院污水中合法来源药品会对区域毒情研判产生影响,需要排除其影响后进行深入研判分析。在前期区域研判的基础上,于某居民小区所在回溯点发现异常值,结合相关情报,推测该小区楼宇内疑似存在制毒窝点。研究通过结合主动采样和被动采样方法获取样品并分析,结果表明该楼宇污水管道样品甲基苯丙胺浓度(6291 ng/L)异常,推算得人均滥用量为5424 mg/d/1000inh,该值远超当地人均滥用量平均值,判断该区域存在制毒窝点。根据污水毒情分析,警方采取行动抓获制毒嫌疑人并查封毒品制造工厂。综上,应用污水管道回溯技术能够精确识别毒品使用异常点或制毒窝点,为区域毒情评价和公安禁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