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急性下肢缺血不同腔内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及缺血程度和预后影响因... 收藏
急性下肢缺血不同腔内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及缺血程度和预后影响因...

急性下肢缺血不同腔内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及缺血程度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徐一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段鹏飞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急性下肢缺血 机械性血栓清除 导管溶栓 缺血程度 预后 

摘      要:研究目的1.比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腔内治疗方法(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溶栓与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急性下肢缺血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根据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下肢缺血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3.根据急性下肢缺血患者随访结果分为不同的亚组,再根据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2017-06月至2019-06月因急性下肢缺血收住院并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溶栓组(PMT组)和单纯导管溶栓组(CDT组),其中PMT组24例,CDT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该64例患者根据缺血等级不同分为≤Ⅱa级,≥Ⅱb两个等级,同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下肢缺血严重程度的因素。该64例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缺血症状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截肢组(包括截趾)、非截肢组;死亡组、存活组,再根据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治疗效果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Cooley疗效标准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缺血改善情况和术后30天内截肢率、再次手术率和死亡率;安全性评估指标主要评估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分析影响下肢缺血严重程度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缺血时间、缺血原因、缺血程度分级。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病史、治疗方式、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缺血时间、缺血原因、缺血程度分级。结果该64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PMT组和CDT组患者住院期间尿激酶用量分别为(56.67±8.16)、(106.50±47.56)万U,手术时间分别为(103.33±25.57)、(72.13±25.74)min,溶栓时间分别为(24.96±12.52)、(61.20±29.24)h,住院时间分别为(7.13±2.52)、(9.35±2.6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缺血时间患者的缺血改善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缺血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时间、缺血原因是影响下肢缺血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缺血症状复发组、未复发组;截肢组、非截肢组;死亡组、存活组,多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缺血时间、缺血严重程度是导致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发生截肢的危险因素(P0.05)。恶性肿瘤病史、冠心病、缺血严重程度是导致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对于急性下肢缺血患者,采取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溶栓和单纯导管溶栓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性;但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导管溶栓可降低溶栓药物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2.缺血时间、缺血原因是影响下肢缺血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时间越长,肢体缺血程度越重;由动脉栓塞导致的急性下肢缺血程度较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缺血程度较重。3.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术后缺血症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4.缺血时间、缺血严重程度是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发生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5.恶性肿瘤病史、冠心病、缺血严重程度是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