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贺劲松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主 题: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PVT) 危险因素 中医证型
摘 要:目的: 分析比较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与未发生PVT两组间的临床数据和中医证型分布差异,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临床干预及中医药防治肝硬化PVT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住院于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资料来源于电子病历数据库。入组病例中发生PVT的患者纳入病例组(PVT组),未发生PVT的肝硬化患者纳入对照组(非PVT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生物学指标、影像学指标、中医证型等信息,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后P0.05)。 ***形成与临床资料的关系:PVT组与非PVT两组患者在肝硬化病因构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患者既往有脾脏切除术史、消化道出血史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P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患者TBIL、PT、INR高于非PVT组的患者,HGB、ALB水平低于非PVT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湿热蕴结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非PVT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湿热蕴结证瘀血阻络证肝气郁结证肝肾阴虚证水湿内阻证脾肾阳虚证;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形成的危险因素:既往脾脏切除术史(OR=6.482,P0.001)、既往消化道出血史(OR=2.628,P=0.007)、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OR=1.324,P0.001)是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 结论: 1.肝硬化并PVT多发生于肝硬化晚期病人,肝脏功能差,门静脉压力高,更易发生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2.既往脾脏切除术史、既往消化道出血史、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为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危险因素。 3.发生PVT的肝硬化患者基线的中医证型以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