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格理论下小组工作介入精神疾病患者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 ... 收藏
人格理论下小组工作介入精神疾病患者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 ...

人格理论下小组工作介入精神疾病患者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 ——以CM街道残疾人之家为例

作     者:范盈宏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静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主      题:精神疾病患者 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工作介入 人格理论 

摘      要:由于精神疾病患者这个群体长期处于与社会生活脱离,这样的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由此导致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自身意志等方面逐渐减弱退化,从而给患者本身及其家庭甚至社会安宁都带来一定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再社会化成为一个需要迫切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十分有必要。基于人格理论下个体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个体之间能量的流动。个体的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不良人际关系造成的,研究人格需要强调以个体为单位以发展的视角看待精神疾病,注意精神疾病患者对个体之间人际交往的需要。本研究对杭州市CM残疾人之家8名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小组工作服务。小组根据对精神疾病康复患者人际交往的需求评估,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能解决其人际交往问题的小组活动,通过组员积极互动及参与活动逐步帮助精神疾病康复患者建立积极正确的认知和情绪,发掘自身优势建立自信心,掌握人际交往的礼仪技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健康的进行康复。通过7次小组活动笔者发现:(1)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交往意愿的强弱程度会影响患者是否愿意去进行人际交往这个活动。(2)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的支持也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3)社区资源的分配不均也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人际交往范围的大小。为此,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辅助服务,强化家庭职责与社区职责,发挥精神疾病患者自身人际交往意愿的作用,合力促进精神疾病患者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