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中的教师指导行为研究 ——以西宁市X幼儿园为例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郭辉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040105[教育学-学前教育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摘 要:作为一种专门的、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数学区域活动有助于实现与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的互融互补,且利于教师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儿童实际的数学认知经验发展状况。然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特点,需要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对学前儿童给予适当的指导。当前数学区域活动中的教师指导还面临一定困境,有必要对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中的教师指导行为进行反思和深入探讨。本研究选用观察法和访谈法以西宁市X幼儿园为研究现场,以刘焱游戏教育指导理论为指引,通过对教师指导行为视频和教师访谈的分析,从介入时机、指导倾向、指导方式和互动节奏等维度展开进一步研究,以了解不同教师在数学区域活动指导时的实然状态,调查结果得知教师在数学区域活动各个环节都会展开相应指导行为,指导多由教师引发并以言语指导为主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通过分析后认为X园数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教师在活动前的指导准备工作不充分,未能明确划分室内数学区域,投放的材料数量和层次不能满足幼儿的探索活动,且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不足;2.教师在指导倾向维度方面实施个别指导不全面,忽略幼儿主体、错失指导时机;3.教师数学学科知识缺乏,对于材料所渗透的核心经验掌握不足,在进行言语指导时,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4.终结性评价有待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欠缺,不能较好统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导致评价内容局限、评价层面浅显,影响了与幼儿的互动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和支架式教学法理论,从教师和幼儿园两方面对现存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认为在教师方面,教师个人对区域活动价值的认识、对活动设计的反思、个人的责任意识、课堂观察的专业能力、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课堂中的语言水平、教学方法与应变能力会影响其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指导质量;在幼儿园方面,幼儿园对数学区域活动创设投入不足、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效果、幼儿园内的班级容量及师幼比例、中小班龄阶段幼儿的学习与教育方式、日常工作与教学的时间安排以及教学培训与课程观摩的实施对教师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情况产生了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提升区域活动设计,支持幼儿探索。2.改进课程实施模式,拓展幼儿经验。3.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加强专业素质。4.科学使用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