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前疼痛及术后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闫新峰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前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后功能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1月接受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的44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指标,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3.9年,平均2.1年。观察了髋臼顶倾斜角(Tonnis角),外侧中心边缘角(lateral central edge angle,LCEA),髋臼外展角(acetabular abduction angle,ABA),股骨头超出指数(femoral head extrusion index,EI),股骨头球度指数,shenton线,骨关节炎Tonnis分级,头臼匹配度,p/a比值,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version angle,AAA)等因素,收集术前和术后至少1年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疼痛评分和改良 Harris 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根据WOMAC疼痛评分将术前疼痛程度分为五个级别:轻度疼痛(1-4分),中度疼痛(5-8分),较重度疼痛(9-12分),重度疼痛(13-16分),极重度疼痛(17-20分)。将术后MHHS根据结果分为三个临床相关类别:差(70分),好(70分-85分),优秀(86分-91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前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前疼痛程度增加一级的可能性是原来的 1.1 倍(OR:1.090,95%CI:1.018-1.157,p=0.012)。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前疼痛程度增加一级的可能性是原来的1.2倍(OR:1.244,95%CI:1.050-1.474,p=0.011)。术前 LCEA 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后 MHHS 被归类为优秀的几率是原来的1.2倍(OR:1.183,95%CI:1.077-1.299,p0.01)。对其它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术前疼痛程度及术后功能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患者MHHS从术前70分提高到术后91分(p0.01),WOMAC疼痛评分从术前4分降至术后0分(p0.01)。[结论]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后患者功能评分显著提高,疼痛症状显著减轻。年龄及BMI较大的患者术前疼痛程度较重,术前LCEA较大的患者术后将获得更佳的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