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苏州地区结直肠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苏州地区结直肠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苏州地区结直肠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     者:王敏捷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锐

授予年度:2021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癌 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病理 

摘      要:研究背景结直肠息肉是指高于周围结直肠粘膜的肠腔内突起。组织病理学上可将其分为肿瘤性及非肿瘤性两类。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有恶变的可能,大多数无症状,仅在检出时被发现。增生性、幼年性、炎性息肉是非肿瘤性的,一般没有恶性的相关潜能。通过结肠镜检查来诊断并切除息肉已经使结直肠癌病死率有效下降。遗传和环境等各种因素可能导致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如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患者的年龄、性别、个人疾病史、一级亲属家族史等也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与结直肠息肉发生及发展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预防和筛查提供相关依据。研究目的探讨苏州地区结直肠息肉病理特征和危险因素,为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及恶变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以减少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06月-2020年06月在苏大附一院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及病例数据收集,息肉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并行内镜下切除,切除息肉送病理检查,根据解剖部位分析病理特征。问卷调查包含被调查人员的一般情况、饮食喜好、生活方式及疾病史等。运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396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536例,内镜下共切除息肉924枚,其中男性382例,占71.27%,女性154例,占28.73%;≥50岁人群患病率较50岁以下人群明显增高(P0.05);结直肠息肉组的BMI高于无息肉组(P0.01);个人疾病史和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史中,高血脂(OR=1.578,P=0.025)、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史(OR=3.668,P=0.039)和胆囊疾病或胆囊切除史(OR=3.026,P0.001)可使结直肠肠息肉的患病风险增加;饮食喜好及生活方式因素中,喜食水果(OR=0.192,P0.001)及喜食蔬菜(OR=0.348,P0.001)是结直肠息肉的保护因素,而喜食红肉(OR=3.356,P0.001)及吸烟(OR=3.124,P0.001)能使结直肠息肉的患病风险增加。结直肠息肉部位发病率依次为:乙状结肠32.36%(299/924)、直肠19.48%(180/924)、降结肠 15.15%(140/924)、横结肠 14.39%(133/924)、升结肠 13.85%(128/924)、回盲部4.76%(44/924),息肉主要好发于左侧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和直肠,共占51.84%(479/924);息肉组织病理分型发病率依次为:腺瘤性、增生性、炎性,分别占75.00%(693/924)、20.89%(193/924)、4.11%(38/924);924 枚结直肠息肉中共计 14 枚癌变,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管状腺瘤恶变率依次为:27.27%(3/11)、3.40%(5/147)、1.12%(6/535),炎性及增生性息肉未产生恶变;直径20mm息肉有8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9.21%,直径10-20mm息肉有6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4.26%,直径10mm息肉未见癌变;研究结论男性结直肠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BMI25.0kg/m2、高血脂、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史及胆囊疾病或胆囊切除史是危险因素,具备上述条件的中一项或多项皆应尽早完善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病理分型以腺瘤为主,息肉癌变率与大小呈正相关,腺瘤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其次是混合性腺瘤,管状腺瘤最低,多发息肉更易癌变;喜食红肉及吸烟可使结直肠息肉的患病率增高,喜食水果及蔬菜可使结直肠息肉的患病率降低,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直径≥10mm的腺瘤性息肉有癌变可能,一经发现需立即行内镜下切除并作病理检查。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