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背景下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正勇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主 题:水产品加工业 案例研究 新型水产品交易模式 冷链运输系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渔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水产产业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明确作出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本研究将新发展背景界定为:我国渔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背景以及机遇同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正是在此新发展背景下,我国渔业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水产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水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是最为关键的一笔。作为水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加工业是渔业生产过程的发展和延续,但相比于捕捞、养殖等渔业的其他组成部分,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加工与综合利用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水产品加工和渔业生产双方的不均衡发展问题,至今还未得到充分解决。基于此,本文基于新发展背景,对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产业层面分析其发展障碍及原因,同时引入企业层面的案例进行重点研究。本文选取山东省龙头水产加工企业Y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Y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邀请其管理人员进行开放式访谈,以求较为详细地了解新发展背景下Y公司的运作模式以及需求状况,从而分析产业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水产品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以求有效规划产业发展路径,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同时也能为其他具有相似问题的水产加工企业提供思路借鉴。研究表明:新发展背景下,我国水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保持稳定,沿海地区加工优势明显,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存在着精深加工税收扶持力度较小、面临“用工难困境、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发展落后、产业链延伸空间较大、消费偏好影响较大、贸易保护主义呈扩散趋势以及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而通过对Y公司的实地调研,企业也存在着经营模式缺乏多元化创新等个性问题。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首先是政府宏观层面:(1)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相关企业的调研走访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2)优化就业路径。加大就业保障政策的倾斜力度。其次是产业中观层面:(1)逐步建立产业“冷链物流配送专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先进的保鲜技术运用到水产加工的各个环节。(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规模经济的力量,推动水产加工价值链的延伸和加工深度的拓展。(3)积极推进技术改革。开发新型水产加工品,满足消费者消费偏好的转变。(4)国内外市场并举。专注国内市场深耕,在同质化竞争中提升用户黏度;增加服务投入量,通过加入专业化的水产品外贸合作组织等方式扩大出口范围,开发新市场。(5)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及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品牌传播效应。最后是企业微观层面:探索新型水产品交易模式。在完善传统交易市场的同时,利用大数据营销等手段实施精准营销,有效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1)发挥银行带动作用。通过水产加工协会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其信用中介作用,帮助企业资金流转。(2)多方并举稳定就业。政府与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适龄劳动力及失业人口就业。(3)打造高品质“水产加工品供应链。合理布点布线,扩大销售范围,通过控制生产流程等方式提升产业链运作效率。(4)完全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借助品牌化率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5)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市场调研,确立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6)加快区块链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将可追溯体系拓展到养殖、运输、销售等环节,实现产业协同发展。(7)多元化创新经营模式。采取众筹式经营和众包式运作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节省企业成本。